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天敌 >> 农药效果差,是药不好还是用得不对常见农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咱们的农药产品越来越极大地丰富,生物农药产品也越来越多,农药对于环境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少,可是农药却越来越难达到我们用药的预期,与之前被禁掉的高毒农药相比咱们现在的农药好像都没有那么好的效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农药真的不行了吗?
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农药能登记上市,是经过一个很正规且严肃的审核流程的,没有效果的农药是不能上市销售的,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应该是都没有问题的。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我想一般是以下几个原因。
病虫害的抗药性太强
抗药性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了,所谓的抗药性就是长期使用一种药物,病虫对这种药物产生抗性,对这种药物不再敏感从而使药效降低甚至是无效的情况。目前很多地区都有抗药性病虫害的产生,如蔬菜种植区的蓟马、蚜虫,柑橘种植区的红蜘蛛等这让很多的农户苦不堪言。
对于抗药性强而失效的这种情况,对应措施也很简单就是,轮换施药,不要一种药剂一直用,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抗药性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购药的时候跟经销商做好沟通,做好药物的轮换。
施药时机不对
很多农药对于施药的时间及温度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除草剂,有些是建议早晚温度低的时候施药,有些是建议中午高温的时候施药,有些要求施药时要没有露水等等,如果我们在用药时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就会使药效大大降低甚至失效。
再就是用药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时间施药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个例子:蓟马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害虫,我们在清晨和傍晚它们出来活动的时候施药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是中午施药,蓟马都藏在土里了效果就不好。所以要掌握病虫害的相关知识做好施药的规划。
如何掌握合适的用药时机,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用药及病虫害的相关知识做到知己知彼。再就是与农药经销商做好沟通掌握最佳的用药时间,从而保证药效。
施药位置不对
这个位置主要是说农作物的位置,比如说病虫害发生在叶片的背面,我们喷药的时候没有正反两面都进行喷施,只喷了正面,这样药效就会有折扣,虽然说现在很多药都有內吸性,但是再好的內吸性也不如直接接触药液效果来的实在。再就是有些病虫害发生在嫩叶,根茎的位置,在喷药时就要重点喷施这些位置。所以我们在施药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病虫害发生的位置,喷药时要喷严,防止漏喷、重喷。
未按照正确的混配方式进行施药
现在有很多农户为了图省事,总想着一次喷药解决所有问题,各种农药都往药筒里加,也不管这些农药混配在一起会不会出问题,用完药之后发现没效果,开始埋怨药不行。我们药掌握基本的用药混配原则及一些常见药物的混配注意事项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
最基础的强酸、强碱性农药一般都要单独使用,还有就是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混配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失效,比如说铜制剂就是一种比较独特药剂与很多药会产生化学反应,在用药前一定要做好了解。再就是有特殊要求的药剂,像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杀虫剂和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杀菌剂均对碱性条件较敏感,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有机硫杀菌剂大多对酸性比较敏感,不能与酸性农药混用。
再就是很多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二次稀释,而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图省事将药剂直接倒入喷雾器加水稀释,常造成浓度不均。如乙蒜素和氯溴异氰尿酸如何不经过二次稀释混用,很容易发生爆炸起火。这个也要注意。
上述因素是防治效果差,防效不显著的最重要、最常见、也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原因。因此,讲求科学、准确地使用农药,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系统学习植物保护知识,用前读懂使用说明,对使用浓度、施药适期、防治对象、适用作物及其具体施药操作和方式等等事项都搞清楚,才能达到经济、安全、高效的目的。农业也是一门技术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