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天敌 >> 二十四节气惊蛰昆虫未蛰,不以火田,是
导语:今年的惊蛰节气提前了一周,上海气象局就已经宣布申城“入春”,相比正常年份提前了15天,并且,已经是连续五年提早入春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时节,万物以荣,“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在美妙的春天里,我们又迎来了惊蛰节气。
惊蛰在古代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和昆虫有关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惊蛰之前,很多昆虫还蛰伏在土里,它们不吃不喝,称为“蛰”,是隐藏的意思。这些蛰伏在地下的昆虫,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而出动。
不过,在全球温度升高的大背景下,气候也随之变化不少,相比老祖宗的判断要么提前了,要么滞后了。今年的惊蛰节气提前了一周,上海气象局就已经宣布申城“入春”,相比正常年份提前了15天,并且,已经是连续五年提早入春了。
到了惊蛰节气,天上的春雷和萌发的阳气,开始呼唤地下蛰伏的昆虫出来活动,被古人称为“惊”。作为农民来说,惊蛰是农忙的开始,也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土壤处理、种衣剂拌种,又要和害虫来场战斗。
惊蛰节气一到,华北地区冬小麦也要开始返青了,要浇返青水和追施返青肥。而江南地区的小麦已经开始拔节,油菜也见花了。
惊蛰节气斗指丁,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历法家在几千年前黄河流域开始记录昼夜的长短,观察太阳的角度,测量正午的影子,等待“大火球”升起的那一刻。“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来制定的。北斗极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与自然节律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温度逐渐升高,桃花开始盛开了,春意盎然,使人心情愉悦。黄鹂鸟感受到了春天的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美妙。所以,开始鸣叫,告诉人们阳气上升了,节气正常到来,农民要做好春耕准备了。在仲春的时候天空还没有飞翔的雄鹰,只能听见布谷鸟在远处啼叫。
我们知道害虫大部分都是有四个形态,卵、幼虫、蛹和成虫,这些形态中至少有一一种形态是在土壤中的,所以,土壤处理是防治虫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而我们常说的“夏虫”,它是在夏天生长,到了秋天的时候就开始产卵了,并且,在冬季越冬。例如,螳螂、蝈蝈、蝗虫等。
古人没有杀虫剂,也没有种衣剂只能用一些土方法来做土壤处理。比如,会用石灰、硫磺或艾草驱虫熏虫等。古人还会在田间种上一棵花椒,用花椒释放出来的气味驱虫。我们现在铲除大棚作物的蚜虫会用到丽蚜小蜂和养护草龄,其实,这种方法古时候的农民也在用,他们养的叫蜾蠃,在《诗经》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描述,意思是说蜾蠃把卵藏在螟蛉的身上进行繁殖,达到以虫除虫的目的。你看,我们现在用的方法都是古代农民玩过的。
古人用以虫防虫的例子很多,比如,会用黄猄蚁防治柑橘蚧壳虫,还会用家蚕、蜂、蝴蝶、捕食螨,草蛉和七星瓢虫等来以虫治虫。
“昆虫未蛰,不以火田”,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大意是说,古代农民放火烧田的时间,不会选在昆虫冬眠之前,以防藏在草中的虫子被火焰燎杀。古人认为,昆虫也是生命,不能随便杀死。但是,对我们现在来说,任何有害的昆虫都会造成粮食减产,无论是用土方法还是烈性农药,都是要给它除掉的。
古代是农耕社会,庄稼就是农民的命,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古代对惊蛰节气这天的天气情况也会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