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关注芋头病虫防控不再无药可用

发布时间:2023/2/23 22:00:32   

-年,我们依托特色作物适用农药筛选与监测项目,通过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深入研究芋头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开展适用农药筛选,形成省级牵头、企业参与、联合试验、数据共享的联合登记模式,由易及难,边筛选边登记,成熟一批登记一批,暂未登记的建立应急数据库,构建芋头病虫防控全程解决方案。目前已有13个产品在芋头疫病、5个产品在芋头斜纹夜蛾上取得登记。

表芋头病虫防控全程解决方案药剂名录(详见附件)

注:*为已登记药剂,其他应急药剂建议用于大面积防治前,须经过本地试验示范确认安全有效后再扩大应用。

附件:芋头病虫防控全程解决方案

芋头口感细腻,味香质糯,生长过程中吃水较大,又不能淹水,一般生长在河边。在我省扬州、泰州、盐城地区均有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一般亩产量公斤左右,每亩每季纯收入在元以上。目前已发现的病虫害有20多种,其中病害10多种,主要有疫病、软腐病、枯萎病等;虫害近10种,主要有斜纹夜蛾、蚜虫等。常年因病虫害发生为害造成的损失达20%~50%。

一、疫病

1.发生与分布

芋疫病俗称芋瘟,是芋头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仅为害芋类各种植物,我省各类芋头产区均有发生,每年芋疫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0%左右,重发年份可减产50%以上。

2.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叶片初生黄褐色圆形斑点,后渐扩大融合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浓淡褐色相间的轮纹斑,斑边缘围有暗绿色水渍状环带,湿度大时斑面现白色粉状薄层(孢子囊及孢囊梗),并常伴随由坏死组织分泌的黄色至淡褐色的液滴状物,病斑多自中央腐败成裂孔,严重的仅残留叶脉呈破伞状;叶柄受害,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周围组织褪黄,病斑连片并绕柄扩展,终至叶柄腐烂倒折,叶片全萎;地下球茎受害,部分组织变褐乃至腐烂。雨水多的年份受害重。

3.病原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真菌,芋疫霉PhytophthoracolocasiaeRacib.。孢囊梗1至数枝,自叶片气孔伸出,短而直,无色,无隔膜,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梨形或长椭圆形,单胞,无色,胞膜薄,顶端具乳头状突起,下端具一短柄,遇水湿条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水湿不足则直接萌生芽管;游动孢子肾状,单胞,无色,无胞膜,为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中部一侧具两根鞭毛,在水中能游动。

4.侵染循环

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芋球茎内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侵染为害,后又在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孢子囊萌发除要求高湿度外,气温在27℃以上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在10-22℃多产生游动孢子,但低于1O℃,大多数孢子囊易失去生活力。

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芋,种植带菌种芋,长出的芋株便成为中心病株。种植地低洼积水、过度密植或偏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发病重。多雨和夏季温度偏低的环境条件易流行发病。

5.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从无病或轻病地选留种芋。

(3)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1~2年。

(4)及时铲除田间零星芋株,注意收集并烧毁病残物。

(5)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做到高畦深沟,清沟排渍。

(6)及早喷药预防,疫病在连续阴雨期过后积极防治,一般在7月份与9月份。药剂可选用g/l嘧菌酯SC45-60ml/亩;40%氟醚·烯酰SC35-40ml/亩;40%烯酰吗啉SC30ml/亩;23.4%双炔酰菌胺SC45ml/亩,间隔7~10天连续防治3~4次。

二、软腐病

1.发生与分布

软腐病又称芋腐烂病,芋头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可危害各种芋类植物,全省各类芋头产区均有发生,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重发年份可减产50%以上。

2.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柄与球茎,叶柄多在基部发病,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扩展后叶柄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变黄而折倒;球茎染病逐渐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软腐病在芋头贮藏期可继续发生危害,在贮藏过程中发生软腐。

3.病原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caFotovJ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属细菌。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圆形,菌体短杆状,大小0.5~1.0×(2.2~3.0)μm,周生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4.侵染循环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芋中越冬,翌年从伤口、气孔侵入,伤口主要是自然裂口、虫伤、病痕等,在田间靠昆虫接触及灌溉流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发病最适温度25~30℃,大风大雨、高温高湿等剧烈天气变化时易暴发流行。一般连作地、种植过密、排水不良、低洼积水、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浓绿郁蔽、害虫重发等类型田块发病较重。

5.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2)合理轮作。该病害为土传病害,可以随病株体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因此要实行轮作,与水生作物(水稻)轮作2-3年。

(3)土壤消毒。夏季换茬时,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温,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4)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株和杂草及时清除到田块外烧毁。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畦种植,合理密植。

(5)治虫防病。地下害虫有金龟子,蝼咕,地老虎。主要以幼虫啃食母芋,使母芋表面形成伤口,易被病菌侵入。结合施重肥可选用茶麸+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6)及时喷药预防。发现病株开始腐烂或水中出现发酵情况时,要及时排水晒田;在连续阴雨期过后积极防治,药剂选用:20%噻菌铜SC-倍液;40%噻唑锌SC-倍液,视病情间隔10天左右连续防治2~3次。

三、斜纹夜蛾

1.发生与分布

斜纹夜蛾,属鳞翅,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学名Prodenialitura(Fabricius),异名: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为间歇性大暴发的杂食性食叶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寄主有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芋、薄荷、葱、韭菜、菠菜以及农作物,达99科种以上。

2.危害特点

以幼虫啃食叶片为主。初孵幼虫群集一起,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或叶脉,出现筛网状花叶,后分散为害,可把整株叶片吃光,造成芋头枯死,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其它作物还能为害花蕾、花、果实及嫩枝,虫口密度高时全田吃成光秆,成群迁移,造成大面积毁产。

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mm,翅展35~40mm,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暗褐色丛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后翅白色,无斑纹。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

卵:扁半球形,直径0.4~0.5mm,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3~4层的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7mm,头部黑褐色,胴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从中胸至第9腹节在亚背线内侧有三角形黑斑1对,其中以第l、7、8腹节的最大。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

蛹:长约15~20mm,赭红色,腹部背面第4至第7节近前缘处各有一个小刻点。臀棘短,有一对强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

4.生物学特性

斜纹夜蛾在江苏5-6代,3代是主害代。危害芋头的主要是第4代,部分5代;幼虫由于取食不同食料,发育参差不齐,造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斜纹夜蛾成虫终日均能羽化,以下午6~9时为最多。羽化后白天潜伏于作物下部、枯叶或土壤问隙内,夜晚外出活动,取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然后才能交尾产卵,未取食者只能产数粒。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卵发育历期,22℃约7天,28℃约2.5天。

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易于识别。4龄后进入暴食期,占全幼虫期总食量的90%以上,多在傍晚出来为害,当食料不足时有成群迁移的习性。末龄幼虫入土筑一椭圆形土室化蛹。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害虫,其生长发育最适宜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8~30℃,相对湿度75%~85%。38℃以上高温和冬季低温,对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都不利。当土壤湿度过低,含水量在20%以下时,不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1~2龄幼虫如遇暴风雨则大量死亡。蛹期大雨,田间积水也不利于羽化。田间水肥好,作物生长茂盛的田块,虫口密度往往较大。

5.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翻犁空闲田,铲除田边杂草。在幼虫入土化蛹高峰期,结合农事操作进行中耕灭蛹,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在斜纹夜蛾化蛹期,结合抗旱进行灌溉,可以淹死大部分虫蛹,降低基数。在产卵高峰期至初孵期,采取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为害叶片,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合理安排种植茬口,避免斜纹夜蛾寄主作物连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水稻轮作。

(2)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杨树枝把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一是性诱剂诱杀。在园区每1~2亩设置1个夜蛾专用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内放置1个诱芯,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顶部20~30厘米,随着植株高度增高而调整诱捕器高度。诱捕器放置时间为6月份至10月份,诱芯每月更换一次。二是食诱剂诱杀。将毫升食诱剂+毫升水+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毫升混合均匀制成药液,将药液沿作物行均匀滴洒于作物(或田埂周围作物)顶部较大叶片上,每亩三行,每行10-20米。也可配合桶形诱捕器使用,直接将ml药液加入桶内,每亩设3-4个诱捕器。7月份至9月份,斜纹夜蛾成虫羽化始盛时,开始滴洒药液,7-10天一次。三是生物农药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印楝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在夜蛾低龄幼虫高峰期均匀喷雾,间隔5-7天再用药一次。具体施药剂量见表1。

表1芋头斜纹夜蛾防治生物农药药剂选择

(4)化学防治:掌握在卵块孵化到3龄幼虫前喷洒药剂防治,一般在8月中下旬与9月初,芋头在生长中后期,防治两次即可(一般4代、5代各防治一次,间隔20天左右);虫量高的年份,在4代,可间隔7天连续两次药。此期幼虫正群集叶背面为害,尚未分散且抗药性低,药剂防效高由于斜纹夜蛾白天不活动,所以喷药应在午后和傍晚进行。常用的药剂有:5%甲维盐SC20ml/亩;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ml/亩,每亩50—75kg进行喷雾防治。

四、污斑病

1.发生与分布

污斑病,芋头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可危害各种芋类植物,常年污斑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发年份可减产20%以上。

2.危害特点

仅为害叶片,常从下部老熟叶片始发,逐渐向上发展。初期出现大小不等的绿褐色圆形病斑,后呈淡黄色,逐渐扩大为淡褐至暗褐色,叶背病斑较叶面色泽浅,呈淡黄褐色,病斑近圆形,直径0.3~1cm,边缘界限不明晰,似污渍状。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暗褐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致叶片变黄干枯。

3.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芋枝孢CladosporiumcolocasiaeSaw.。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枝丛生,丝状,略弯曲,基部稍粗,呈暗褐色,具3~6个隔膜。分生孢子卵形至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单胞或双胞,无色至淡色。属弱寄生菌,多侵害生长哀弱的植株,在病部或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高温多湿有利繁殖,产出大量分生孢子。

4.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蔓延,而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得以蔓延扩大、加重危害。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8℃,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5~32℃,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7~15天。一般发病盛期在7~10月,夏秋季雨水较多年份发病重,田间郁蔽、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衰弱或旺而不壮的田块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芋,严禁在阴湿地种芋。

(2)注意密度适宜,不使株间郁蔽高湿。

(3)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芋株抗病力。避免偏施、过施氮肥芋株旺而不壮,或肥分不足芋株衰弱,诱发或加重发病。

(4)注重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物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五、芋枯萎病

1.发生与分布

枯萎病又称芋干腐病,是芋头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除寄生芋外,还为害甘薯、马铃薯的块茎、黄瓜、甜瓜的果实。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般零星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可达到20%,引起植株倒伏死亡。

2.危害特点

主要寄生在茎部,引致枯萎或腐烂。发病轻的症状不明显,先是生长慢,老叶黄化迅速。重病株表现为生长不良,变为黄绿色,秋季提早干枯或茎叶倒伏,剥开球茎,皮层变红,横剖可见红色小斑点,严重的大块变为红褐色,造成干腐或中空。多在夏秋季发生。

3.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茄病镰孢Fusariumsolani(Martius)AppetWr.。分生孢子散生或生在假头状体上或孢子座、粘孢子团中,群集呈褐白色或土黄色、绿色至深褐色。大型孢子纺锤形稍弯曲,两端圆,基部在长轴斜向具微小凸起,具隔膜3~5个,3个隔膜的大小19~50×3.5~7微米,5个隔膜的32~68×4~7微米。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褐色球形至洋梨形,单生,单胞者大小8×8微米,双胞9~16×6~10微米,平滑或有小瘤。

4.侵染循环

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被害的残体上存活或越冬,种球内越冬的病菌随翌年栽芋引起发病,球茎中母芋带菌率高,子芋次之,孙芋最低。该病不仅在田间侵染蔓延,贮运期间也可扩展。气温28~30℃易发病,生产上种植病芋、连作地或地下害虫多易诱发此病。管理粗放、土壤过干或过湿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留种,选用无病种芋,最好用孙芋或子芋,尽量少用母芋。

(2)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南方畦面铺稻草或麦秸,以降低地温。

(4)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抑制有害病原菌,达到防病目的。

六、灰斑病

1.发生与分布

灰斑病,是芋头生产中常见病害之一。

2.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大小1~4mm,病斑深灰色,四周褐色,病斑正、背面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病原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芋尾孢CercosporacaladiiCooke。子实体生于叶两面,子座小,褐色;分生孢子梗12~21根束生,浅褐色至褐色,顶端色浅略狭,不分枝,具隔膜1~3个,膝状节0~1个,孢痕明显,顶端近截形;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鞭状、正直或略弯,基部截形,顶端尖,多隔膜。

4.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蔓延。高温多雨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连作地或植株过密通透性差的田块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健康种芋。

(2)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或生长季节收集病残物深埋或烧掉。

(3)重病地实行轮作。

(4)合理密植,管好水肥。

七、炭疽病

1.发生与分布

炭疽病,是芋头生产中常见病害之一。可引致芋、辣椒、茄、番茄、大豆、苹果、梨、香蕉等炭疽病,全国各类芋头产区均有发生。

2.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下部老叶易发病,初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后逐渐变为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四周具湿润的变色圈;干燥条件下,病斑干缩成羊皮纸状,易破裂,上面轮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球茎染病生圆形病斑,似漏斗状深入肉质根内部,去皮后病部呈黄褐色,无臭味。

3.病原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辣椒刺盘孢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erBisby,异名:VermiculariacapsiciSyd.。在PDA上菌落白色,后变灰色。气生菌丝浅灰色至暗灰色,培养基背面黑色。粘分生孢子团白色。刚毛很多。分生孢子梗具分枝。产孢细胞筒形,内壁芽殖产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镰刀形,顶端尖锐,末端钝圆。附着胞多,黑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

4.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球茎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球茎内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由伤口或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气温25~30℃易发病,高于35℃发病少或不发病;此外,水分对该菌繁殖和传播起有重要作用,在田间分生孢子需经雨水溅射才能分散开来,孢子在有水膜条件下萌发。生产上遇有连阴雨或多雾、重露的天气易发病,种植过密,灌水过度或排水不良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芋,在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如种芋带菌可用58~60℃温水浸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浸8分钟。

(2)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发现病株应马上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八、细菌性斑点病

1.发生与分布

细菌性斑点病,是芋头生产中常见病害之一。

2.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横径1~3毫米不等,后转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四周有黄色晕环,后期病斑中间变为灰白色,四周黑褐色,病部易穿孔。发病叶片病斑数量较多,病症一般不明显,严重时数个病斑可相连合为暗褐色小斑块,潮湿时触之有质粘感。

3.病原

病原物为细菌,芋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locasiae(Takimoto)OkabeetGoto。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有单极生鞭毛1根。在PDA培养基上产生圆形菌落,发育温限4~37℃,适温为28℃。

4.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在种芋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随时均可侵染。病菌借助于雨水溅射传播。雨水多的年份发病多,且易在雨后发病。

5.防治方法

(1)发现少量病株及时拔除。

(2)合理种植密度。

九、贮藏期病害

贮藏地采集到的芋地下块茎症状主要表现为湿腐和干湿两种,在芋堆表层,或通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地下块茎主要表现为干腐;若堆于芋堆下层,或通风条件不良,湿度大,则主要表现为湿腐(图1A)。切开病芋,可见病健交界处明显,块茎内病部大多见红褐色木质化部分(图1B)。病部无恶臭。

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芋贮藏期腐烂的病原菌为芋疫霉。可选用疫病防治药剂进行控制。

图1芋腐烂症状

A:表现干腐与湿腐的芋地下块茎;B:干腐与湿腐芋地下块茎切面图

图2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A:菌落;B:菌丝;C:孢子囊

十、蚜虫

1、发生与分布

芋蚜虫主要为桃蚜,别名:腻虫,学名:Myzuspersicae(Sulzer)。桃蚜是广食性害虫,寄主植物约有74科种。桃蚜营转主寄生生活周期,其中冬寄主植物主要有梨、桃、李、梅、樱桃等蔷薇科果树等;夏寄主作物主要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芸苔、芜菁、甜椒、辣椒、菠菜、芋等多种作物。

2、危害特点

蚜虫以成蚜和若蚜常集结在嫩叶与嫩头上刺吸汁液,造成幼叶畸形卷缩,生长不良。由于蚜虫分泌蜜露,常导致煤污病,轻则不能生长,重则造成死苗。同时传播病毒病。

3、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2.6mm,宽1.1mm。体色有黄绿色,洋红色,头部深色,体表粗糙,但背中域光滑,第7、8腹节有网纹。额瘤显著,中额瘤微隆。触角长2.1mm,第3节长0.5mm,有毛16~22根。腹管长筒形,端部黑色,为尾片的2.3倍。尾片黑褐色,圆锥形,近端部1/3收缩,有曲毛6~7根。

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头、胸黑色,腹部有黑褐色斑纹翅无色透明,翅痣灰黄或青黄色。触角第3节有小圆形次生感觉圈9~11个。腹部第4~6节背中融合为一块大斑,第2~6节各有大型缘斑,第8节背中有一对小突起。

无翅有性雄蚜:体长1.52~2毫米,体肉色或橘红色。额瘤显著,外倾。触角6节,较短。足跗节黑色,后足胫节较宽大,有感觉圈。腹管圆筒形,稍弯曲。

有翅雄蚜:体长1.3~1.9毫米,体色深绿、灰黄、暗红或红褐。头胸部黑色。

卵:椭圆形,长0.5~0.7毫米,初为橙黄色,后变成漆黑色而有光泽。

4、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年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0多代,在南方则可多达30多代,世代重叠极为严重。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温室内越冬,或在菜心里产卵越冬。在加温温室内,终年在蔬菜上胎生繁殖,不越冬。翌春4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飞至已定植的甘蓝、花椰菜上继续胎生繁殖,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靠近桃树的亦可产生有翅蚜飞回桃树交配产卵越冬。桃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3℃,有效积温为日度。在9.9℃下发育历期24.5天,25℃为8天;发育最适温为24℃,高于28℃则不利,因此呈春、秋两个发生高峰。桃蚜对黄色、橙色有强烈的趋性,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5、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减少虫源。

(2)保护利用天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烟蚜茧蜂、菜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等控制蚜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5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