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种类 >> 粮食安全滇西粮仓常建常新,保山市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事关国运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山产粮区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把保山建设成了名副其实的“滇西粮仓”“高原粮仓”。建国72年来,我市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主要体现在:
粮食产能不断增强
粮食安全稳步提升
保山是云南的粮食主产区,多年来,保山没有满足于“滇西粮仓”的成绩,没有止步于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建国72年来,保山市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先后被列为全国24个“产粮大市”之一,隆阳、腾冲和昌宁被列为全国产粮大县。“十三五”时期,我市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实现增产丰收,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确保了粮食安全。
——人均粮食产量居全省前列。年人均粮食产量为千克,比建国初期年的千克增长了2.3倍;在全省的位次从“十五”末的年起到年一直居于全省前三位。
——面积稳固提升。年粮食播种面积.16万亩,比建国初期年的.06万亩增加了.1万亩;比年的.64万亩增加了66.52万亩;由“十二五”末年的.6万亩增加到年的.16万亩,年均增长0.03%。
——产量逐步增加。年粮食总产量.12万吨,是建国初期年27.79万吨的5倍;是年59.13万吨的2.5倍;由“十二五”末年的.16万吨增加到年的.91万吨,年均增长0.38%。
——单产显著提高。年单产.77千克,是建国初期年.7千克的3倍;比年的.9千克增加了.87千克;由“十二五”末年的.8千克增加到年的.24千克,年均增长0.35%。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发展根基逐步完善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市场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年,全市投入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0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0.65万亩,完成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直接受益农户8.29万户32.6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9万户4.41万人,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服务稳产保供。全市坚持将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作为建设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中建设高标准农田22.47万亩,在“两区”范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0.31万亩。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措施综合治理,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万千克,为全市粮食持续增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解决项目区基础设施短板为导向,集中资金对项目区进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综合治理,共在项目区平整土地、坡改梯0.7万亩,修建小型集雨设施座,架设管道.6千米,衬砌渠道千米,修建机耕路.1千米,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为粮食持续增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农田。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在项目区改良土壤17.2万亩,建设永久性耕地质量监测点19个、补充调查监测点29个,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8万亩,重点在山区和半山区平整土地、坡改梯0.7万亩,动员和引导群众增施有机肥,进行保土耕作和种植,有效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
强化科技示范推广
多措并举提高产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保山市更是把粮食安全工作作为保民生促经济的头等大事,围绕“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原则,农业科技发生了跨越式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围绕粮食安全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聚焦各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年全市建设长期稳定的育种基地、水稻绿色防控等示范基地9个,示范基地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基地的示范展示作用,依托每个基地建成一个科技示范村,组织农技人员现场实训,组织示范主体观摩学习,组织全村农户参加科技推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二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特色产业目标,育成并通过审定或登记新品种7个;自主研发的“岫粳28号”“保大麦20号”“保大麦22号”被列为全省主导品种,“核桃林下套种大麦集成技术”“蚜茧蜂控制油菜蚜虫技术”被列为年全省主推技术。遴选适合本地的岫粳21、云抗10号等品种80个,示范推广稻—鱼高效综合种养,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绿色防控等43项技术进行发布。年实现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8%以上,示范基地及示范户亩产量、产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是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市以“两融、两适”为路径,落实“藏粮于技”,把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作为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提质减损、稳产增产的有效途径。年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6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台套,惠及农户户,拉动农民投入近1亿元。全市农机总动力达.85万千瓦,农业机械拥有量24.73万台(套),农机作业面积达.82万亩次,比去年增长0.64%。完成机耕面积.08万亩、机播面积32.14万亩、机收面积.0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1.2%。随着全程机械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粮食生产环节机械替代劳动力步伐显著加快,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保障了全市99.61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是农药化肥实现减量增效。年,完成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1%,化肥利用率达到40%,化肥使用量(折纯)10.7万吨,同比减0.19万吨,减1.7%,实现近三年连续负增长;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2.44%,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2.48%,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农药使用量吨,同比减万吨,减4%,实现近三年连续负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粮食产业绿色发展,推动优质粮食高质量发展。
五是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更新知识、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年轻骨干人员培训力度。年全市共组织培训县乡农技人员及科技示范户龙头示范户共人,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场次,培训农民1.3万人次,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及技术明白纸7.6万份,通过主推技术服务指导农户19.1万人。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重点对乡村产业带头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等8名进行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科技培训。
六是农业科技成果申报及应用卓有成效。年,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2项、丰收奖贡献奖3名、“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1名,云南省科技进步1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发挥面向基层服务产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争取到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4个,其中粮食方面有云南省麦类产业体系保山综合试验站。各试验站专家依托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为粮食增产做出积极贡献。
发挥资源优势
做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
从年开始,湖南农业大学开始在施甸县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实地验证,繁殖CS品种24.75亩,亩产.2千克;年繁殖Y58S品种亩,最高亩产达.8千克,创造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世界最高单产纪录。年,隆平高科、中种集团、中国水稻研究所、垦丰种业等26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到施甸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品种选育和亲本繁殖工作,制种面积共亩。截至年末,施甸县累计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个品种、亩,繁殖种子.66万千克,平均亩产量.3千克;种植科研育种材料26万多份。年繁殖的亲本种子能提供全国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用种的80%以上,被袁隆平院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年6月,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年8月认定为国家制种大县,我市粮食作物种业发展如虎添翼。
强化科学防灾减灾
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我市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的原则和不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的要求,抓好粮食作物的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玉米、麦类、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应急防控,完成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二是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救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