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广西松树越来越少,桉树越来越多,到底是谁

发布时间:2023/2/18 10:40:00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松树的风格》吗?

这篇陶铸写于年1月的散文,写出了松树坚贞无畏的意志、甘于奉献的精神,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曾经写过赞美松树的文章,对松树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心依然牵挂着它,尽管它的数量不再如从前那般的多了……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常说的松树,其实并不是一个品种,而是一大类品种的总称。目前,世界上的松树品种约有多种,我国有种29变种,还有一些从国外引入的栽培品种,遍布全国,广西常见的松树主要是马尾松、云南松等。

我们常常在在桂东、桂南地区看到马尾松,在桂北、桂西看到云南松,而在桂中地区两者皆可见。马尾松和云南松在树皮颜色、球果、种子等有差别,但同为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都是以利用木材、采割松脂为主。其中的马尾松,尤以原产于宁明县桐棉乡的桐棉松质量最佳,为我国优良马尾松地理种源。

对于山多地少的广西来说,最大优势自然也就在山。

过去的广西自身优势没能发挥,反而受其所累,大量的山地开发利用率低,且收益很低,不仅没能给予广西应有的回报,反而还存在着大量宜林荒山。改革开放初期森林覆盖率仅为22.58%,甚至比年第一次森林调查时的23.22%还要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总不能“守着大山饿肚子”。于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广西林业的核心任务就是灭荒造林。

在当年以消灭荒山、绿化达标为目的的造林运动中,主要造林树种除了杉木,就是松树!还记那个年代的上山种树吗?还记得那个年代的飞机播种吗?

这种源于古代“刀耕火种”的造林方式,一把火将造林地烧过之后,人们肩背一袋松树种子、手拿一把砍柴勾刀,按一定的距离,用勾刀挖个小坑,撒下几粒种子,再覆上泥土。如果大面积的话,就会使用飞机低空撒播……

造林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封山育林,禁止商业采伐、垦荒、采石、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保障种子发芽,生根,生长,慢慢恢复森林植被。

这些当时非常常规的手段,在现在看来显得那么原始、落后,但胜在简单、直接,而且成效明显。经过数年的努力,年广西松树保有面积创下历史高峰,达到万亩,其数量与今天的桉树相当,妥妥的广西第一树种。

凭借着这场造林运动,广西森林面积迅速增加,覆盖率得到提升,同时生产的木材除了自给之外,还可以外调华东、珠三角等地。

总体来看,松树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首先,松树的木材应用广泛,可供建筑、枕木、矿柱、农具、家具等多种用途。根据其生长特性,年龄超过30年的松树生长趋于下降,因此一般采伐年龄在25年左右,出材为中大径材为主。

其次,松树生长期内价值最高就是采割松脂。松属树木的木质部有树脂道,当人们在松树树干上有规律地定期开割伤口,割破树脂道,使松脂大量从伤口流出,并收集松脂,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第三,松树生长期内还可以进行一至两次抚育间伐,调整林内密度,促进大径材形成,间伐生产出来的木材可以回收前期的大部分投资。

种植松树,尽管成材周期长,但期间可以通过采割松脂、抚育间伐来获取收益,整体效益还是不错的,群众种植积极性也高。

年特大洪涝之后,国家迅速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国内木材产量进一步减少,木材供需矛盾更为尖锐。为了填补巨大的需求缺口,我国不得不花费巨额外汇从国外进口木材,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这对我国木材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个时候,速生丰产林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广西有着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充足的土地资源,并在速生丰产林种植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当仁不让地被国家列入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重点地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范围。

年4月,广西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利用良好雨热条件,鼓励发展速生丰产林。计划在5年之内新造速生丰产林万亩,其中:速生桉、速生相思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万亩,良种松用材林万亩,红椎、西南桦、任豆树、柚木、拟赤杨等珍贵速生阔叶用材林万亩,毛竹、丛生竹等用材林万亩。

广西发展速生丰产林,当时选择了桉树、相思和松树等多个树种,并不是只选择了桉树一个,所以广西从来没有发展单一树种的想法和计划。显然,这与某些人想的并不一样。

而真正抛弃松树的原因,不是政策,不是技术,也不是市场,而是病虫害!

松树常见病虫害类型众多,主要有松毛虫、松干介壳虫、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蚜虫病、松针褐斑病、松树赤枯病、松疱锈病等。

广西6年曾发生较大规模松毛虫害,南宁、崇左、梧州、百色等多地连片种植的松树林,出现了松毛虫大面积暴发,虽经努力防治,但仍然严重影响松林的木材生长量,并造成受害松脂减产或绝收。其后,每隔4-5年周期性发生。

而最为致命的却不是松毛虫,而是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小虫子——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后,在松树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受到破坏,导致丧失水分而整株枯萎死亡。

松材线虫病最早发现于日本,我国则于年秋季首次在南京市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病,随后陆续扩散到邻近省份。由于松材线虫病传染性强、蔓延速度快,毁灭性极大,且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治,目前在我国有17个省(区、市)地区都发生不同程度危害,造成了较大破坏和经济损失。

而广西,有县级松材线虫病疫区48个、乡镇级疫点个。目前,疫情除治采取以清理病死(枯死、濒死)松树为核心措施,以媒介昆虫药剂防治(飞机或人工防治)、诱捕器诱杀、打孔注药等为辅助措施的综合防治策略,并对这些疫区采取检疫封锁措施,防止疫木人为流失传播。

面对防治松材线虫病这个世界难题,广西采取了很多措施,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远未及预期,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根本性扭转,可谓“任重而道远”。

广西松树一边受病虫害困扰,一边受桉树的挤压,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松树日渐式微,桉树异军突起,此消彼长,差距拉大。

截至年底,广西松树面积已经锐减到万亩,而桉树则攀升到万亩,外来的桉树取代了松树成为广西第一大树种,而松树呢,则不仅丢了第一的位置,而且比万亩的杉木还少,只能屈居第三了。

很多人对广西树种结构的变化颇多微词,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广西桉树已经形成了从种苗繁育、营林造林到专用肥料、培育采伐,再到木材加工、制浆造纸,家具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而松树呢,除了完成遗传育种、良种选择之外,其高效培育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更不用说加工利用了!而采割松脂,由于劳动强度大,从业人数已经大幅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后继无人了。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一直在变化。

尽管很多人仍然怀想“挺且直”的松树,尽管松树也不会消失,但种植面积在不断萎缩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4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