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天敌 >> 石河子垦区机采棉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及综
摘要:由于近年来,北疆(石河子垦区)春夏气候复杂多变,棉花苗期、花铃期、吐絮期等受气候因素影响,棉花病虫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机采棉病虫害(棉苗烂种、烂根、烂芽,枯萎病和黄萎病,蚜虫、叶螨和棉铃虫)发生的气象条件及相对应的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机采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水平,保护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0引言棉花是新疆的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石河子垦区又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机采棉生产基地,盛产高品质的商品棉。但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很多,其中,气象条件和棉花各发育期的病虫害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关键因子。长期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对棉花病虫害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1-2]。目前,北疆石河子垦区90%以上棉田实现了膜下滴灌机采棉的种植,这种科学的栽培管理模式对集约生产、减本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棉花单产和品质,同时也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使棉花病虫害的发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随气候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气象条件决定了棉花病虫害的消长。
石河子垦区(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或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平均海拔高度.8m。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石河子垦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垦区南北不同区域气候差异比较大,研究近30年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7.5℃~8.2℃,日照~小时,无霜期~天,年降雨量~mm,年蒸发量~mm。棉花是垦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目前棉花种植实现了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管理、精准灌溉、精准收获和精准田间生态监测“六大精准技术”。根据多年大量资料分析表明,影响石河子垦区棉花病虫害的主要气象因子有温度、降水、湿度等;常发棉花病害有烂根(芽)、枯萎病和黄萎病,常发棉花虫害有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等。因此,以下对这些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因子和综防措施进行阐述。1病害的病原及发病气象条件1.1棉苗烂种、烂根、烂芽石河子垦区由于春季气候复杂多变,常有明显的倒春寒天气,是新疆棉苗病害发生的重灾地区,常造成大量的缺苗断垄和重种复播,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棉花苗期的一些病害的主要症状表现是烂种、烂芽和烂根,是由气候变化和真菌危害引起的。由于棉花是喜温作物,播种后一个月内若遇持续低温多雨,特别是倒春寒,常诱发烂根、烂种、烂芽等症状的一些病害。研究表明,一般沙土较壤土发病重,粘土发病最轻,连作棉田病菌累积多,发病率也较高。如果选取成熟度好、籽粒饱满、纯度高的种子播种,由于这类种子的生活力强,播种后出苗迅速、整齐而苗壮,不易遭受病菌浸染。但播种过早或过深,都会因出苗延迟,棉苗弱小,抵抗力差而容易感病,一般播种深度以1~2cm为宜。1.2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又叫“半边黄”、萎蔫病等,都属于维管束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型等表现异常。棉花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后,可以引起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该两病在棉花苗期发病多呈黄色网型,低温时出现紫红型或黄化型,阴雨突然转晴变暖时出现青枯型病株;在棉花成株期发病表现植株矮缩、叶片深绿变厚、叶缘向下卷曲。棉株感病后在夏季高温期抽出新枝叶、出现畸形;秋季病势加重,叶片从顶端向下枯死脱落,成为光秆,茎秆维管束变成黑褐色。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由真菌引起,且目前尚无有效药剂控制。其发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棉种带菌是造成发病区域迅速扩展;二是棉花品种间的发病有十分明显的差别,种植抗病品种发病会明显减轻;三是气候条件与发病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25℃左右最适合两病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高温期,植株生长旺盛,病情停止发展,且死亡的植株,又长出新叶,此时出现症状减轻或“高温隐症”。秋季到来,当土壤温度为25℃左右时,枯萎病又有回升,所以在石河子垦区枯萎病有两个发病高峰,而黄萎病只有一个发病高峰。2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2.1棉花蚜虫、叶螨石河子垦区棉田为害棉花的蚜虫主要有六种:棉蚜、棉黑蚜、棉长管蚜、拐枣蚜、桃蚜、菜豆根蚜,以下统称为棉蚜。棉蚜的发生主要与虫源、温度、降水等有关,蚜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一般越冬卵量大、孵化率高,冬后蚜量就大,潜入棉田的数量就多,棉花苗期蚜害就重。还有就是环境温湿度影响到棉蚜的繁殖率和生存率,棉蚜的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3℃~27℃,25℃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日平均气温超过28℃或低于23℃的连续日期有4~5d,湿度系数大于3(湿度较大时)对棉蚜都有明显抑制作用。长期处于适宜温度则发生严重。降雨也是抑制棉蚜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降雨不仅可以降低气温,还可以直接杀死棉蚜,特别是日降雨量达10mm以上的大雨或暴雨,对降低棉田蚜虫种群数量具有明显作用,但微量的降雨和时晴时阴的天气对棉蚜的发生十分有利。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一般栖息在棉叶的背面,以成螨和若螨在棉花叶片背面结网为害,在网下刺吸棉株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先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慢慢变为红色,进而蔓延扩散到全叶,叶背面布满丝网,严重者可造成棉株叶片变红脱落。当日平均气温在5℃~6℃时,越冬螨开始在较早萌芽的杂草上活动,进行孤雌繁殖。当气温在10℃以上时,其卵相继孵化,在棉田周边杂草上可见初孵化的若螨。一般气温为23℃~27.5℃、湿度为40%~60%,对棉叶螨的生长和繁殖有利,石河子垦区6、7、8月份的温湿度一般对其生长发育有利,但期间的大雨和暴雨对棉叶螨的发生有明显抑制作用。4~6月份0℃以上积温≥℃(春季气候温暖,夏季降雨量少),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4~8月份总降雨量≤mm,棉叶螨为中等以上发生年;4~6月份0℃以上积温≤℃,4~8月份总降雨量≥mm,棉叶螨为中等以下发生年;两者缺一,为中等发生年,总之,高温、干旱、缺水的棉田棉叶螨发生严重[7]。
2.2棉铃虫棉铃虫是世界性害虫,也棉田的主要害虫,温度不仅影响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其成活率和繁殖率,一般25℃~28℃,湿度70%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最为有利[8]。降雨量和棉铃虫呈负相关,降雨量大,则不利于卵和初孵幼虫的存活,蛹期对土壤湿度反应敏感,土壤湿度含水量超过60%,就会造成蛹的大量死亡,棉田灌溉的时间和水量对蛹的成活率和羽化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湿度过高或过低,蛹的成活率和羽化率都显著降低[9]。3机采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机采棉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预防棉花的病虫害的发生,以及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充分发挥环境中天敌的作用,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受病虫危害而正常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机采棉的产量和品质[10]。一是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棉种,并且调整种植结构,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采取轮作既可以减少病虫害,又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二是利用不同作物产生的天敌优势消灭棉花的虫害。在使用农药时不至于把大量的天敌资源消耗掉,选用对虫害杀伤力大,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有效保护天敌资源。三是对棉田进行冬翻,使得地下的病虫害在低温下大量死亡,再进行冬灌,进一步消灭病虫害源。四是棉种要药剂拌种后再播。五是棉株高大后喷药要采取多边喷洒,并不断更换农药,以增强灭虫效果。六是采取人工捉逮的方法、采用强光源诱敌杀虫等多各生物捕杀方法防虫,减少用药。七是加强田间管理防病虫。八是与气象部门合作,强化气象科技服务,合理利用气象资源,使棉花种植趋利避害。4总结通过分析石河子垦区机采棉病虫害发生、繁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了解温度、湿度、降水等是棉花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气象因子。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使棉花生长发育趋利避害。总之,根据机采棉病虫害的发生状况,采取综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配以科学指导,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作者:刘勇,来源:棉花科学年第5期,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