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拟态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认知
王小波在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里讲过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姐姐大年三十去逃荒,在雪地里捡到一块冻僵的白薯,自己舍不得吃,拿回家准备给弟弟,回家才发现,那不是白薯,是一颗冻僵的干屎橛!
关键是大家如何讨论这件事:有个观点最大胆,认为这是地主老财拉的屎,是故意拉成白薯的形状,想阴谋毒害贫下中农!
不得不佩服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就像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感慨的那样: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和想象力!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体内有两个大脑系统存在。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头颅中的大脑,而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腹腔内的"肠脑"。"肠脑"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与头颅中的大脑工作原理一样,它们相互之间也快速传递着信息,独立地感知、接受信号,并作出相关的反应。
“肠脑”与大脑的关系是睦邻友好、各自为政。大脑对“肠脑”并不具备管理和指挥的职能与权限。比如,“肠脑”说:“我很难受,要拉肚子啦!”大脑说:“哥们,忍住,现在不能拉!”话没说完,裤子已经拉满了。
所以,说地主老财“故意”把大便拉成白薯的形状,这种绝活即便是刻意练习年也做不到!
夏天,我经常去花丛里拍摄昆虫,拍的最多的是蝴蝶和蜜蜂。
后来才发现,一直以为是蜜蜂的照片,大多数竟然是食蚜蝇。
食蚜蝇和蜜蜂长得很像,很多人都将它们混为一谈,这种现象生物学上叫做“拟态”。
关于食蚜蝇的拟态,随便打开网络一搜,发现最主流的一种说法是:食蚜蝇处心积虑,蓄谋已久,故意冒充蜜蜂,因为蜜蜂有毒刺,很厉害,一般昆虫惹不起;食蚜蝇为了吓退螳螂、花蛛等捕食者,只好借用蜜蜂的外形“狐假虎威”;这种做法可以使食蚜蝇更好地逃避天敌,是明智之举。
我觉得这些人是“宫斗剧”看多了,属于天生的“阴谋论”者,不但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虫!
说食蚜蝇故意模仿蜜蜂,真是抬举它了,食蚜蝇断然没有这样的心机。
第一,食蚜蝇没有人一样的高智商,它不会思考;所以,不是食蚜蝇这么想,而是有人替它这么想。
第二,即便它真的会这样想,也做不到;就像我想长得像刘德华一样英俊,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我一生下来长什么样就定了,那是我父母的长相加起来除以二的结果。人都做不到,何况如此低等的昆虫。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它长得像蜜蜂?
其实,没有为什么?碰巧长成这样的。
可能的情况是,食蚜蝇还有很多亲戚长得不像蜜蜂,结果都死掉了;因为它长得像蜜蜂,活下来的概率大,占了长相的便宜。
就像很多模仿秀一样,因为碰巧长得像明星,于是一生就靠模仿明星混饭吃!
19世纪,英国有一种蛾,由于基因结构不同而具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一种翅膀是黑色的,另一种翅膀是白色的,上面有斑点。
年对曼彻斯特的斑点蛾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白蛾占绝大多数,约95%,黑蛾只有5%左右。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蛾喜欢生活在桦树上,桦树的树皮是白色的,白色的蛾子不容易被天敌发现;黑蛾落在白色的树皮上太显眼,天敌一眼就能发现,所以特别容易被吃掉。
后来,黑蛾数量慢慢增多了,白蛾反而变少。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后,曼彻斯特到处是冒着浓烟的大烟囱,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废气把白桦树的树皮都染成了黑色。这样黑蛾就有了生存优势,白蛾则容易被天敌发现。
渐渐的,白蛾和黑蛾的数量发生了反转,黑蛾占到了95%,白蛾占5%。
又过了五十年,英国人开始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白桦树的树干又变回了白色。
最新的调查显示,白蛾的数量在迅速回升,而黑蛾的数量在迅速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白蛾和黑蛾完全没有主观意志,不存在求生存、求发展的美好愿望,只是自顾自地按照惯常的方式生活着。它们数量的此消彼长完全是由环境的变化导致的,这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国内存在普遍的误区,罪魁祸首是“进化”一词的翻译暗含“方向性”,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演化”,演化没有方向,是随机的。演化过程中,主观意志不起作用,最终结果生存还是灭亡,是由环境决定的。
拟态,不存在“主观模仿”的意图,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食蚜蝇虽然在外表上和蜜蜂很像,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不同:
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和苍蝇、蚊子是亲戚;蜜蜂则属于膜翅目,与胡蜂、熊蜂是亲戚;虽然长得像,但是亲缘关系上却相距甚远。
2.体型不同:
蜜蜂个头大,食蚜蝇个头小,通常只有蜜蜂的一半大。蜜蜂的后腿粗壮多毛,食蚜蝇的腿比较纤细。食蚜蝇身材苗条,蜜蜂五大三粗,食蚜蝇在“颜值”上完胜蜜蜂。
3.翅膀触角不同:
蜜蜂有两对翅,食蚜蝇只有一对翅,后翅退化成了平衡棒。蜜蜂触角长,食蚜蝇触角短。
4.口器不同:
食蚜蝇的口器属于"舐吸式",可以自由伸缩,进食时先吐出消化液,让食物在体外消化,再吸进肚子里。蜜蜂的口器则长而尖,是"嚼吸式",由上唇大颚小颚和特化的下唇组成,既可咀嚼又可吸吮。
5.飞行不同:
食蚜蝇飞行姿势轻盈潇洒,悬停的时候很平稳;蜜蜂在飞行的时候经常会左右摆动,就像飞机降落时遭遇横风。
6.习性不同:
食蚜蝇属于自由职业,一有空就会悠闲地梳妆打扮。蜜蜂则是工作狂,整天辛勤忙碌,脚上总是携带一大团花粉。
7.防卫不同:
蜜蜂有武器(毒的蜇针)可以对付螳螂、花蛛等天敌。食蚜蝇自身不设防,能不能活下来完全听天由命。
食蚜蝇成虫的主要食物是花蜜,之所以叫“食蚜蝇”,是因为它的幼虫大都以蚜虫为食,是蚜虫最大的天敌。
食蚜蝇成虫生命短暂,寿命只有两周,所以要尽可能多地交配,这样才能多留后代。
食蚜蝇一年可以繁殖五代,蛹可以越冬。
由于食蚜蝇数量众多,繁殖能力极强,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是优势传粉物种,植物对它的依赖程度甚至比蜜蜂还要深。
注:文中所有照片为作者本人拍摄,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