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四上语文蝴蝶的家掌握反复和设问等写作
一、文本分析
《蝴蝶的家》是一个有意思的文本,从文体上看,这是一篇散文,是一篇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小生命的怜爱之情的散文。作者并不是要向读者介绍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而是告诉读者他是多么关心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因为他担心下大雨的时候蝴蝶如何保护自己,即使一个女孩对他说一番安慰的话,他依然替蝴蝶着急。
本文采用了大量的反问、设问、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来加强作者的语气,强烈表达作者着急的情感。
二、了解蝴蝶
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哪儿是蝴蝶的家?蝴蝶:昆虫,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树立在背部,腹部瘦长。吸花蜜。种类很多,有的幼虫吃农作物,是害虫,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简称蝶。
斑蝶粉蝶凤蝶三、重点字词
1.听写词语
湿漉漉:状态词。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躲避: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低沉:天色阴暗,云层厚而低
黑压压:状态词。形容密集的人,也形容密集的或大片的东西。
2.多音字
雀
倒四、课文内容
1.课文围绕“蝴蝶的家”写了哪些内容?
担忧蝴蝶(1-2)——追寻蝴蝶的家(3-5)——苦寻无果(6)
2.写作手法的学习
拟人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提示:将雷、电、雨、风比做人来写,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第2自然段中蝴蝶弱小的生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作者的想法、疑问更合理,担忧与关爱更合情。
反问这不是难为蝴蝶吗?(反问)改为陈述句:这就是为难蝴蝶。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反问和排比)
提示:这段话表现了蝴蝶轻盈、斑斓、柔弱的形象,不由得让人心生怜爱之情;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运用,更让这种情感层层推进,将作者的关切与担忧之情染到了极致。
反复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提示: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着急”这个词语反复出现,反复写“我”为蝴蝶着急,将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设问
设问的作用:
①提醒注意,引起思考。
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文中的设问句:
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
五、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