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彩色麦子是怎样在南皮安家落户的
近日,于晓东又接到了北京客户的电话,对方让他尽快再发一车彩麦面条等产品过去。于晓东等人利用工业化的标准模式生产出来的面条、蛋糕等南皮彩麦产品,在北京等地越来越受欢迎。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什么是彩麦?顾名思义,彩麦就是彩色的小麦,它和普通小麦植株高度、生长习性等基本相同,但收获的麦子可以有黑、绿、紫等不同颜色,种类更加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今年收获的南皮彩麦。
来之不易的
彩麦丰收
于晓东今年46岁,是河北亚尔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尔农业”)的副总经理,负责彩麦的种植技术等。一想起现在存放在加工厂仓库里那些黑、绿、紫等颜色的麦子,他就非常高兴。
今年公司的彩麦收成不错,亩产接近公斤。按照每公斤4元的价格,彩麦种植户每亩毛收入将近元。公司把这些彩麦加工成面条等产品后,会进一步增值。但是,于晓东和种植户们都知道,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
去年南皮的连阴雨,曾给彩麦种植带来很大困难。
去年10月下旬,于晓东接到了几个种植大户打来的再这样下去,彩麦可就种不了了!其实,不光种植大户,于晓东当时也非常着急:一家大客户正在跟他们谈合作,希望能确定明年的彩麦产品保供量。彩麦要是种不上,明年保供的彩麦产品从哪里来?
当时,彩麦种子已经分发到种植户手中,但是,连日的阴雨天气让南皮当地不少彩麦种植大户的地块遭遇了涝灾。地里快要没过膝盖的积水,让已经成熟的玉米无法运出,更别提种小麦了。
彩麦种植户急得团团转,他们盼着早点播种,可是地里的积水就是下不去。为了早日完成播种,大家一边蹚水用塑料盆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边积极抽水排涝、收割玉米秸秆……
忙了将近一个月,大家终于将彩麦的种子播到了地里。通过采取增加下种量等有效措施,再加上精心管理,今年彩麦收成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于晓东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公司一共种植了亩彩麦,分布在南皮县几个条件较好的水源地附近。该公司生产的彩麦面条、馒头、蛋糕等多个系列的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
种植户收割彩麦。
刚引进彩麦时
种植户“避而远之”
彩麦如今广受南皮种植户欢迎,但当年刚引进的时候,并不被大家接受。
年,南皮县开始从河南省引进彩麦。后来推广种植时,当地的“亚尔农业”又参与其中。该公司最初联系了一些带头农户,但是他们对彩麦这种新鲜事物并不认可。面对黑色、紫色、绿色的彩麦,有人认为是染的色,还有人认为这是尚未成熟的小麦。
南皮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是否适合种植彩麦?亩产能达到多少?种植户收入能否增加?……试种时,人们的担心可不少。
其实,在引进彩麦前,当地农业部门就已经做过调研:彩麦在南皮不仅能种,而且会有不错的效益。
南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年引进彩麦,就是看中了它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彩麦中硒、碘、锌、钙、铁等的含量比普通小麦高,还含有普通小麦没有的赖氨酸等元素。在高水肥地块,彩麦亩产可达到公斤;在低水肥地块,彩麦亩产可比普通小麦增加50公斤到75公斤。
彩麦的黑、绿、紫等颜色,则来缘于远缘杂交。这些彩色物质本质上是植物里自带的花青素,对食用者来说是健康、安全的。
但是,光有调研数据还不行,要想调动种植户们的积极性,还需要“定心丸”和“强心针”。公司和种植户签订协议,以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的价格对彩麦进行回收,就是“定心丸”。于晓东制订的切实可行的彩麦标准化生产流程,对种植户来说就是“强心针”。
于晓东原来是公司从事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部长。年,领导让他负责彩麦的技术管理。为了提高彩麦种植户的积极性,也为了让生产流程和彩麦质量更可控,他尝试用模块化、标准化方式从事农业管理。
种植户为彩麦浇水。
以工业化模式
种植彩麦
于晓东介绍说,彩麦种植是很有讲究的。每年最合适的播种时间就是10月中下旬。种植太早,天气热,小麦容易长得太高进而分蘖,导致冬天容易冻死。种植太晚,又会影响发芽率。
此外,彩麦按照绿色生态的种植标准,对土壤、水源等要求较高。每年播种季,技术人员都会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以确定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比如,为了保证成活率,每年彩麦种植前,技术人员都要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检测,含水量在30%左右才能播种。如果播种期没有下雨,技术人员还会对浇灌用的地上水源进行检测。“通俗点说,浇灌彩麦用的水,基本上要达到自来水厂水源的标准。”于晓东说。
种植条件非常苛刻,如果让种植户按照以往的经验去种植,可能会影响彩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降低彩麦的种植难度,于晓东等人把种子、肥料等农资按照每亩地所需要的量进行装袋,并提供详细的种植方案。农户只要按照他们提供的物资和方案种植,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管理,就可以收获合格的彩麦。
此外,彩麦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和特殊处理。种植的时候,还要设置隔离带或者缓冲带,和附近的普通小麦隔开。这样,彩麦种植地块里的杂草会比较少,更加容易管理。
整个彩麦生长期,除了要保证3次浇水,还要防治蚜虫和小麦干粉病。
如果发生病虫害,公司会及时派技术员为种植户免费进行处理。因此,从10月中下旬到次年的6月初,与普通小麦相比,彩麦需要的专业管理和养护并不多。
经过了一两季的试种之后,种植户们体会到了标准化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逐渐适应了这一套管理流程。彩麦种植在南皮逐渐得到推广。
据了解,经过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如今南皮县彩麦种植面积已达亩。目前,该县已成功注册“南皮彩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6月,南皮县还启动了总投资万元、总占地1万亩的彩麦种植基地项目。以此为基础,当地还大力研发彩麦深加工产品。
下一步,南皮县将以彩麦种植基地建设为契机,从种植推广、产品深加工、项目运营上下功夫,让彩麦产业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引擎”。
(记者霍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