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特种蔬菜栽培技术中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2/12/29 18:08:16   

特种蔬菜栽培技术中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菜、观音览.系菊科三七草属中以茎叶作菜用的半栽培种.宿根常绿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四川等地栽培较多。嫩茎叶多作凉拌或炒食.柔嫩.有特别风味。据测定.紫背天葵营养丰富.特别是微量元素铁、锌、铜等成分含量较高。病虫害少.可免受农药污染.栽培容易.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高档保健无公害蔬菜。

一、紫背天葵的特性

紫背天葵全株肉质,根粗壮,植株长势和分枝性强。叶互生,长卵形,叶缘锯齿,叶面绿色或浓绿色,叶背呈紫色或淡紫色,叶面有蜡质和光泽,叶长约16厘米,宽约4厘米。茎无毛,有分枝,茎长可达60~90厘米,茎基部随生长而木质化,在植株基部发生大量分枝,成为丛生状;茎节处易发生不定根,可进行扦插繁殖。食用部分为茎的先端嫩茎和叶,嫩茎叶含有一定的粘液,不同品种的粘液多少不同。嫩梢柔嫩细滑,具有特殊风味,但略有土腥味。在夏秋季开花,花为管状,橙色或淡红色,一般不结种子。

紫背天葵抗逆性强,特别耐热,在南方大部分地区能全年正常生长,

可周年供应。在北方地区除严冬进入休眠外,其余时间均能生长。紫背天葵喜温暖,耐热畏寒,生长适温为16—26℃。一般在5℃以上时植株不会受冻,气温下降到2℃时,地上部全部冻死,零下3℃时整株全部冻死。紫背天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瘠薄,又耐旱,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但又较耐阴。栽培较容易,适于商品性栽培,也适于在庭院种植。

二、紫背天葵栽培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

紫背天葵抗逆性极强,耐瘠薄,在北方大棚内一年四季都可栽培,生产基地选择没有污染且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良好的壤土,土壤为微酸性、排灌方便的地块,有利于其丰产。

2、种苗繁育

由于紫背天葵很少结籽,茎部容易生不定根,生产上多在春秋季采用扦插育苗繁殖。育苗地施入有机肥,平整做畦,畦宽1.2米,也可在营养钵中扦插育苗,或扦插在水槽中。扦插枝条从嫩茎梢中上部剪取,采用嫩茎梢扦插有利于生根成活,扦插枝条每段长8—10厘米左右,带3至5片叶,摘去基部1—2片叶,按株行距10厘米

×6厘米斜插于苗床或育苗钵中,深度达2/3,压实,并浇透水。3—7天内白天要覆盖遮阳网,有利保湿、生根。

苗期浇水要少量勤浇,约经过10天新根新芽形成,撤去遮阳网,并施薄肥1次,当苗高10厘米以上,即可移栽。

3、定植

(1)整地。大棚栽培可采用小高畦栽培形式,亩施腐熟厩肥千克、氮磷钾肥各30—50千克作基肥沟施。

(2)适时定植,合理密植。紫背天葵在大棚内全年均可栽植,以春、秋两季最为适宜。种植密度视地力而定,肥沃土可种疏些,薄地密些,一般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栽后及时浇足水分。移栽前,浇足底水,带土移栽。

4、田间管理

(1)冬、春季管理。10月下旬,气温降到16℃以下时,开始覆盖棚膜;11月中下旬,夜间加盖草

帘。深冬季节,草帘适当晚拉和早盖,晴天中午短时通风,保持棚温10℃以上;立春之后,随外界气温不断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3月底,撤除草帘。深冬及早春低温季节,掌握不旱不浇、浇小水的原则,结合浇水少量冲施速效肥。

(2)熨、秋季管理

由于紫背天葵在26℃以上植株生长缓慢,40℃以上停止生长,所以义秋季要防高温,同时要防暴雨和病虫害,可覆盖防虫网或挂粘虫板防虫。盛夏及早秋可在棚膜上再加盖一层遮阳网,遮阳网在中午10时放下,下午4时拉起,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灌入棚内。此期紫背天葵生长最大,每次采收后,应随水冲施5-10千克/亩速效肥,同时进行浅耕除草。生一长中后期,应将生长柔弱、过密的枝条疏去,以改善通透性。

浇水的原则是土壤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在开始采收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每亩施腐熟的人粪尿千克,或尿素5千克。

5、适时采收

春季栽培,一般栽后25-30天,秋冬季40-50天,温暖季节每10-15天采收一次,主梢长25厘米左右时,就可采收顶梢。第一次采摘,宜留基部的2-3节,使新发生侧枝略呈甸旬状。以后何个叶腋又长出一个新梢,下次采收宜留茎4部1-2节,控制株形。紫背天葵的生长势强,每亩可收3-千克。

收获后如不立即食用,可用薄膜包好,在恒温下存放6天,如在6-8℃条件下,可储藏10余天。

6、母株的保存

初霜前,在田间选择健壮的植株,截取顶芽,扦插在保护地内,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留作母株来年使用。

7、病虫害防治

紫背天葵零星栽培病害少,栽培而积扩大后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1)农业防治。选择肥沃、乎作水良好的地块,起垄高畦栽培,可川地膜m盖,以防止雨水溅起病菌,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抗病力。注意通风透光,

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义季耕翻土地,闷棚7天以上,利用太阳能杀死土壤病菌,尤其是对根腐病十分有效。

(2)物理防治。塑料棚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防止有翅蚜、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等飞入:大棚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有翅蚜虫、美洲斑潜蝇、白粉虱等。

(3)药剂防治。根腐病可采用菌毒净-倍液灌根,梅隔8-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对叶斑病、炭疽病、菌核病可选用70%代森锰锌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施,喷2-3次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