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这种爱吃甜口的小虫,盯上你家柑橘园了来

发布时间:2025/3/14 12:28:28   

柑橘大实蝇,相信这个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是柑橘生产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类害虫。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柑橘大实蝇有哪些识别特征、有哪些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让我们带着这4个问题进入今天的柑橘大实蝇综合管理知识分享吧!

柑橘大实蝇

识别特征

通体呈淡黄褐色。中胸背面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从基部直达腹端,腹部第3节近前缘有一条较宽的的黑色横纹,纵横纹相交成“十”字形。

柑橘大实蝇

危害特点

1.雌虫在果实中产卵,在柑橘果实内孵化幼虫,危害柑橘果实,雄虫不直接危害果实。

2.危害主要集中在坡地的背阴面,东北方向,尤其是丘陵地区山坳的背阴面发生严重。

3.幼虫在果实内取食果肉长大,在9-10月危害果实未熟先黄掉落,次年基数倍增,就地孵化。

柑橘大实蝇

发生规律

柑橘大实蝇1年只发生1代,1个世代有4个虫态,即卵、幼虫、蛹、成虫;卵期1个月左右,幼虫期3个月左右,蛹期6个月左右,成虫期50天左右。成虫羽化出土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特性,常群集在柑橘园及附近的竹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这也是糖醋液防治的原理)。卵产于柑橘幼果内,卵在果内孵化后,以幼虫成群取食橘瓣。幼虫老熟后随果实落地或在果实落地前爬出,入土化蛹。越冬入土深度通常在土表下3-10cm,以3-5cm处最多。

常温下,2-4天即可孵化,卵孵化为1龄幼虫之后,幼虫由果皮钻进果实内部取食,待发育到2龄幼虫、3龄老熟幼虫后,即从危害果实内钻出进入土内化蛹,钻入土约为5-10厘米深,直至翌年四月气候回暖,蛹从土壤中羽化为成虫,成虫再次产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化蛹,蛹再羽化,生命周而复始。

在四川地区的4月至5月,成虫羽化,其中,羽化高峰期多集中在5月份;羽化后,成虫补充营养完成自身生长发育,身体的生殖系统也趋近于成熟,在5月-7月便开始交尾繁殖,以完成延续种族后代的使命;羽化后,6月中旬-8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卵的孵化盛期发生在9月上旬,10月-11月上旬进入高龄幼虫化蛹阶段。(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不同,虫体形态对应的时间上有差异,以当地观测为主)。

柑橘大实蝇

防治措施

1.区域联防联治(可选用菊酯类的药剂,或者毒死蜱、辛硫磷)。不售卖,丢弃虫果。

2.悬挂诱蝇球,诱杀成虫,减少危害基数。

3.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

4.发现树上有未熟先黄的果实及时统一摘除,集中处理,撒石灰深埋,或者火烧虫果,杀灭果内幼虫。

5.冬季在发生严重的树下挖出大实蝇的蛹,集中处理,减少来年的虫口基数。

由于柑橘大实蝇是国内外检疫性虫害,一但形成规模性危害对于地方柑橘产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本月园区内发现羽化成虫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我们的幼果不受柑橘大实蝇危害,为柑橘高产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7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