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不用农药的绿色有机农业距离我们还有多

发布时间:2024/10/22 13:20:52   

当我们的生活处在“温饱”期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吃饱”,当我们“吃饱”了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目标又近了一步——吃好,就是吃得健康。

那么,我国现在的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量怎样?我们距离不用农药的“绿色有机农业”还有多远?下面和各位朋友一起讨论交流这个问题。

一、足以让我们警惕的“农药污染”

然而,现实往往和人们的理想和目标相差很远。如今,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公斤,吃饱完全没有问题,但距离“吃好”,吃的健康却还差得很远。

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在努力达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每年使用农药量达到万吨。全球年农药使用量大约是万吨左右,我国占全球农业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平均一亩农业使用量是1斤左右,我国平均亿亩农业使用量达到2斤,是发达国家的2倍。

农药使用量过大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第一、会直接导致农产品污染,如我国出口的大蒜和香梨曾经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而被大量退货,损失高达10亿元,特别是有些化学农药,残留时间长,降解非常缓慢,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可以致癌、致畸。第二、由于农药大多数都是化学成分,即便现在的低毒农药,毒性也比较大,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第三、我们知道,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比例高达50%-60%,不仅导致土壤退化,而且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水源,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被污染,地表的植物就会被污染,一些动物也会被污染,整个生物链都会被农药污染。

那么,农药污染如此厉害,农业生产不用农药,也不用人工灭虫,可以吗?

二、不用农药,以虫灭虫的“虫虫特工队”

答案是可以的。不用农药,建立“虫虫特工队”,养殖害虫天敌,“以虫灭虫”。这里给大家介绍贵州省农科院质保研究所研究院张昌容团队建立“虫虫特工队”,养殖“害虫天敌”以虫灭虫的方法。

所谓“虫虫特工队”,就是养殖大量的害虫天敌,投放到农作物地里来灭杀害虫,就像。张昌容团队的“虫虫特工队”养殖的害虫天敌有三类成员,一是“小花蝽”,二是“螳螂”,三是“瓢虫”。小花蝽是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等害虫的天敌,是棉花和黄瓜的保护者;螳螂是肉食性昆虫,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瓢虫”是蚜虫和蚧虫的天敌,是棉花等农作物的保护者。

在贵州省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张昌容团队把养殖好的“小花蝽、螳螂”投放到上百亩猕猴桃果园后,这个果园4年多没有使用过农药,猕猴桃品质大幅度提升,成为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果园主人邓红星在张昌容团队的帮助下成为“虫爸爸”,精心养护这些“小花蝽、螳螂”,使果园价值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一次性投放,可以持续多年"以虫灭虫”而不用农药。

张昌容说,据粗略统计,到年底,他们团队打造的“虫虫特工队”,已经在贵州、四川、重庆等地投放面积达到60万亩次,减少农药使用量6吨,节约成本近亿元。

三、绿色有机农业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如果还是过去的温饱时代,绿色有机农业只能是梦,但现在我们已经度过温饱,达到吃饱,正向着吃得健康的目标前进,所以,绿色有机农业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过去,餐桌上肉、蛋、奶很少,主要是粮食,为了吃饱,农业生产的目标是提高产量,所以,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

现在,餐桌上,肉、蛋、奶的消费量越来越高,主粮消费越来越少,高质量的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价格高过一般大米数倍的“五常大米”也是供不应求,特别是绿色有机食品需求量越来越高,所以,农业生产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注重产量,更注重质量,特别是注重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总之,市场需求就是生产的动力,我相信,张昌容团队的“以虫灭虫”的生产方式会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用不了很长时间,就会在全国得到普及,“绿色有机农业”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