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种植技术一年收三茬,每

发布时间:2022/11/3 18:01:5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

我国栽培苜蓿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大苑马、葡萄和苜蓿等。

苜蓿首先在长安种植,作为马的饲草。此后,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广泛种植紫花苜蓿。由于紫花苜蓿特殊的营养价值,其加工产品在国际上有庞大的销售市场。因此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之称。下面,我来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1.紫花首蓿对环境要求

(1)对温度的要求: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根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则可耐受较高的温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并能耐受-5℃和6℃的寒冷,成长植株能耐-20℃和-30℃的低温,在雪的覆盖下可耐-44℃的严寒。

(2)对水分的要求:紫花苜蓿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但因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在年降水量~毫米地方均能生长。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地方生长极好。年雨量超过毫米地方不适于紫花苜蓿的栽培。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最为不利。

(3)对土壤的要求:紫花苜蓿对土壤选择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土、强酸碱外,从粗砂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于钙质土壤生长最好。略耐碱,不耐酸,以土壤pH6~8为宜,成长植株可耐受的土壤含盐量为0.3%。地下水位不宜过高,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淹水24~48小时即可大量死亡。

2.选地与整地

(1)选地:一年生谷类作物、中耕作物或根菜类作物后均适于播种紫花苜蓿。一般轮作种紫苜蓿的年限为2~4年,栽培年限过长不仅产量低,而且根系庞大,翻耕困难。种紫花苜蓿后土地肥美,富氮质,种植麦类、棉花、水稻、无不相宜。根据各地种植户经验,紫花苜蓿地耕翻后种小麦,即使不上粪,都可连续3年获得丰收,蛋白质含量也显著增加。

(2)整地: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整地务宜精细,要做到深耕细粑,上松下实,以利出苗。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播前应先灌水以保证出苗整齐。无灌溉条件地区,整地后应进行镇压以利保墒。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出苗不匀或不齐,对以后的生产影响极大。

3.播种方法

(1)播种期:北方各省宜春播或夏播。西北、东北、内蒙古4~7月播种,最迟不晚于8月上旬。华北3~9月播种,而以8月为佳。北方春播应尽量提早,有的地方可早春顶凌播种或冬播(或称寄籽播种),争取尽早出苗,以免受春早和烈日及杂草的危害。春播紫花苜蓿根部发育健全,有利于安全越冬。当年还可收割1~2次。播种过迟,由于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减慢,根部发育不良,往往不能越冬。

(2)播种量及播种方法:紫花苜蓿生长快,分枝多,枝叶多,产量高,收割次数多,以单种为宜。可采取条播、撒播、点播均可,以条播为佳,一般亩播量1~1.5千克左右。行距为20~30厘米较好,密行条播能很快的覆被地表,抑制杂草,同时可提高产量。东北贫瘠地区行距以30~40厘米为宜,肥沃地则宜50~70厘米的宽行播种。在肥沃地宽行稀植的植株生长健壮。分枝增多,秤粗叶密,茎下枯枝落叶少,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3)播种深度:湿润土壤为1~2厘米,干旱时播深2~3厘米,播后应进行镇压以利出苗。

4.田间管理技术

(1)中耕除草:紫花苜蓿苗期生长缓慢,须锄草2~3次,以免受杂草的危害。越冬前应结合锄草进行培土以利越冬。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以后,亦应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进再生。控制和消灭杂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工作。

(2)施肥方法: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但由于产量高,自土中吸收的养分远较一般作物和牧草为高。土壤瘠薄,影响甚大。播前应施足基肥。有机肥用量为每亩~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翻地前施入。酸性土壤就施用石灰。返青前或刈割以后必须追肥。施肥不仅影响产草量,且可改善牧草的品质。

(3)灌溉排水:有条件地区灌溉可显著增加紫花苜蓿的收割次数,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饲草品质,提高越夏率。干旱或寒冷的地区,冬灌能提高地温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越冬。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排水可使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温度提高,减少冻害。

(4)病虫害的防治:紫花苜蓿常见的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椿象、潜叶蝇等。蚜虫集中于苜蓿幼嫩部分吸取其营养,使受害植株嫩茎幼叶卷缩,花叶蕾凋萎干枯,结实率降低。潜叶蝇在叶表皮下潜行蛀食,使叶枯黄,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上列虫害均可用菊酯类、敌百虫等防治。

5.收获:牧草刈割时期应是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产量最高且对植株寿命无影响的时候。紫花苜蓿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在第1朵花出现至1/10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阶段。此时刈割营养物质产量高,根部养分已积蓄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再生良好。

在蕾时刈割蛋白质含量高,饲用价值大,但产量较低,且减少根部养分的积贮,摧残生机,甚至引起死亡。刈割过迟,草质粗老,饲用价值低,且基部长出大量新枝,一次刈割后两批茎杆。老嫩不齐,调制困难。紫花苜蓿留茬高度一般4~5厘米为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1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