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如果读懂了这部葡萄酒的文化史,王漫妮也许

发布时间:2023/6/27 12:22:26   
北京扁平疣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我国,葡萄酒一直给人一种唯美神秘高贵的感觉。

最近在追热播剧《三十而已》,跟朋友们在讨论剧中的一个场景。“沪漂”王漫妮得到公司的豪华邮轮奖励,她想进一步体验上流社会的生活,不但分期付款升级了豪华舱,也独自去酒吧给自己点了一杯加冰的拉菲格。

很显然,是不懂这个酒的,她只是拿到酒牌随便点的。结果遇上“海王”梁正贤的搭讪,不仅跟她说这个是烈酒,不适合她,还给她讲了一个看似编造的关于这款酒的故事。

当时我们就在讨论,这一幕究竟是谁在故意掉进谁的圈套呢?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希腊有个小岛,人死以后埋三年,再把骨头挖出来用这酒洗干净,放到盒子里,再装到每一家的墓冢小屋,家庭的人就会世世代代在一起。

这种故事虽然说着有点神话色彩,但更像是为了搭讪美女而随口编造的。

不过剧中的王漫妮却仿佛很受用,听得很开心的样子。

这时我们又转念一想,其实她一个女孩子,在船上喝酒,还一来就点了烈酒,到底是真不懂酒呢?还是真想一醉方休呢?

说到底,威士忌还是男人在世界比较受欢迎,女士尤其不是经常喝酒的女性,来点葡萄酒不但对身体有益,还更显品味。

刚好今天看了由英国记者尼娜.卡普兰写的《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不但对葡萄酒文化有了新的认知,更是对自己的社交谈资增进不少。

葡萄酒作为早年一直只活跃在西方国家上流社会的酒品,如今已经逐渐成为平常百姓的餐桌配酒了,读了这部《流浪的葡萄树》,不仅拓宽了眼界,还跟着作者来了一次欧洲各国的葡萄酒文化旅行,有趣至极了。

01

对于土壤和重生,葡萄树跟人类是如此的相似

“葡萄酒,来自从枯枝上长出的果实,它战胜腐烂,它就是葡萄一次又一次挥洒的血液,它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重生的象征,比罗马人开始崇拜酒神巴克斯要早得多。”—《流浪的葡萄树》

之所以说葡萄酒是西方国家上流社会的餐桌必备,是因为葡萄酒的文化起源确实源于欧洲,并且从18世纪的西方文学经典已经有记载上流社会的酒会、舞会交流都离不开葡萄酒的配餐。

这样的历史让我们一度以为葡萄酒不适合亚洲的土壤以致于很少听说东方有葡萄酒的产区。

但是对于葡萄酒的品质来说,土壤很重要吗?

《流浪的葡萄树》给出的第一种答案是,“没曾经那么重要,我们已经知道了,白垩土透水性非常好,是葡萄生长的理想土壤。但只要找到正确的办法,而且有足够的钱做排水系统,在黏土地里也能种出好葡萄来。”

从各种现状看来,现在有很多种罗马人意想不到的土壤适合种出不错的酿酒葡萄,只是这样一来,葡萄酒的品质便只能说明酿酒技术的优劣,而不能表达出别的什么来了。

那土壤到底有多重要?作者给出的另一种回答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葡萄酒世界对’风土’异常着迷—‘风土’这个词没有英文直译,它的含义既包括某特定地区的土地,也包括比土地更神秘的东西:该地区能在葡萄酒里表达出来的某种特性。”

“风土人情”是我们经常研究的事,确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成长的人也会有外貌、皮肤、性格等各种不同的差异,没想到原来“风土”对于葡萄酒来说更是关键。

“风土”是葡萄酒之所以不同的关键,它使得勃艮第某一带的葡萄酒出品,跟相邻地点用同一种葡萄酿出的酒的口味产生巨大的差别。黑皮诺和霞多丽在勃艮第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优势,所以这两种酒在那里几乎没有出错的可能。

在波尔多地区,人们多把两种红葡萄混合起来酿酒:喜欢黏土地的和喜爱砾石地的赤霞珠。在那里,如果一个酒庄一个酒庄地喝下去,你也会发现,同样的葡萄酒,口味会随酒庄的不同而改变。

那又回到土壤到底重要不重要呢?《流浪的葡萄树》书中作者还有第三个答案,“如果你是刚搬来的,那么土壤情况对你来说就非常重要。土生土长于此的人从来不会考虑自家土壤的问题,但是新移民可不敢像他们这么高枕无忧。”

葡萄树是这样,我们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昨晚跟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位朋友也是跟我一样,这个月开始暂时失业了,她非常焦急找工作的事情,看见我想休息一段时间,她即是羡慕又是惘然。

原来以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工作就是为了生存,离开了工作难得有放空的时间就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但朋友说,像我这样是本地人,可以任性无忧地享受自己无业的日子,因为情况再差,我也不会交不起房租,更不会吃不上热饭。

像她这样的外地人,本来积蓄也就不多,手停口停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根本不敢有一刻的放松。就像《三十而已》剧中的王漫妮,辞职以后找不到工作也只能暂时回老家了。

有人说过:“不管一个人拥有多少领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多大的权力,他心中仍然渴望尝到家乡的味道。”何况我们只是一介草根呢?

我想想也是,什么是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呢?人与原来也有共通之处,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能安稳地长久地生长下去,很重要。

有趣的是,《流浪的葡萄树》书中的作者后面还提出:

“如果你提供给葡萄的生长环境太好,你酿出的酒就非常单调无趣。对人来说,道理也许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过上舒适的生活,同时又知道太轻松舒适是不应该的,所以只能从葡萄酒中寻求安慰。”

所以生命在于折腾,不无道理啊。

02

有些地方专为葡萄酒而存在,例如勃艮第

“根的最深处,是所有花朵藏起阳光的秘密之所。”—美国诗人西奥多.罗特克

法国中部有个非常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勃艮地,虽然地理位置相当好,但地方不大,历史上就以盛产葡萄酒而出名。

勃艮第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葡萄酒产区。但是为了喝到最好的葡萄酒,任何努力,甚至偶尔耍点小聪明都是值得的。伏尔泰就曾给他的客人们喝博若莱葡萄酒,却给自己偷偷倒了上好的勃艮第。

勃艮第的葡萄酒分级制度,我们才能在酒标上看到很多有用的信息。特级葡萄酒(GrandCru,最高等级)的酒标上会显示酒庄的名字;一级葡萄酒(PremierCru)会同时标出村庄名和酒庄名。

《流浪的葡萄树》作者说:“在勃艮第开车穿行,感觉就像是遨游在一张巨大的优质葡萄酒的酒单上。”

勃林格酒庄的葡萄园是一片稀世珍宝,园里的葡萄树是一场重大自然灾害的幸存者。19世纪晚期,葡萄根瘤蚜大面积入侵当地葡萄园,对葡萄树造成了大屠杀式的致命破坏,这是葡萄酒世界遭遇的一场浩劫。

美国的葡萄树对葡萄根瘤蚜是免疫的,但是当美国的葡萄树被带到欧洲,搭顺风车而来的小虫子就开始袭击当地葡萄树的根,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截至年,仅仅法国的葡萄年产量,就从40亿~70亿升骤减到2.5亿升。

《流浪的葡萄树》作者还自嘲,跟大多数人一样,他也买不起最好的勃艮第葡萄酒,而且就算买得起,他也买不到。顶级的葡萄酒数量极少,而且顶级酒商又常把有限的好酒卖给他们偏爱的买家。

不过也是,古人常说,“酒逢知已千杯少”。稀有的好酒,通常都是希望能与知音共赏的。

03

葡萄酒文化史的源远流长,值得仔细品味

“回想葡萄酒的演变和绘画的发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钢琴演奏家,在按时间排列的琴键上弹了一段美妙的滑音。”—《流浪的葡萄树》

作者这一路从英格兰出发,途经法国、西班牙,最后到达罗马,在她的眼中,葡萄树不仅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很多地方在18世纪甚至更早之前就有葡萄树了,不过遭受葡萄根蚜虫灾害之后,葡萄树就被替换成了果树和蔬菜。而且一株葡萄树至少得等5年,结出的果实才能酿出像样的酒。可是能等到5年以上的人太少了,一般人都是一结葡萄就早早地把葡萄吃了。

西方的葡萄酒之所以有着那么久远的历史和文化,还因为他们为了酿出最好的葡萄酒会专门培育一些适合酿酒的葡萄,而且有着不同的果香型。

葡萄分水果葡萄与酿酒葡萄,在种植的时候已经把品种给划分好了。水果葡萄糖分高,皮薄肉多,不适合酿酒。至于酿酒葡萄,果树生长时间越久,果实酿出的酒越好,所以老藤葡萄树的价值极高。在酿酒师心目中,吃酿酒葡萄简直就是犯罪。

近期葡萄酒在国内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了,但是有国外经历的朋友都会告诉我们,别乱买自己看不懂酒标和生产商的外国葡萄酒,更别乱买几十块钱的红酒。

原因很简单,我们喝葡萄酒是希望喝到真正有品味有价值的好酒,至少能从一瓶酒中感受到异国葡萄的风味,而非掺水和化学物质的假酒。

在西方,无论宗教信仰是什么,从小到大他们的脑海中都会有一个受难死去而又复生的人物形象,他的复生就像他使拉撒路复活一样让人欢欣鼓舞。加工葡萄的过程—压碎榨汁,然后葡萄“复活”成为葡萄酒。

作者在《流浪的葡萄树》中最后提到:”实际上,关于葡萄酒的一切都包含着由死到生,再由生到死的循环,我认为其中的“复生”部分,也应该包括将葡萄酒融入我们的文化、融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过程。“

是啊,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精神满足之外,如果能花时间去探索它的文化根源,相信会能体会更深层次的风味。

结语:

“葡萄酒一向是治愈人类烦恼的良药,不管你的烦恼来自胆结石,还是无聊烦闷。”—《流浪的葡萄树》

葡萄酒从前作为西方上流社会的社交谈资,如今已经住进了寻常百姓家里了。

《流浪的葡萄树》不仅让我们跟着作者来了一趟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的旅行,也让人对葡萄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了新的认知。

所以无论是职场社交需要,还是像《三十而已》的王漫妮那样想更深入了解上流社会,多点了解和学习事物的文化根源都是颇有得益的。

参考书目:《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

图片来源: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2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