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种类 >> 带你了解萱草的生长习性以及让它更茂盛的方
萱草是百合科植物。别名,黄花菜。原产我国。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萱草的生长习性,萱草怎么种才更茂盛,一起来看看吧。
萱草花葶髙出叶丛,花漏斗形黄或橘黄色。花期6—8月。近年来,国内3外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很多,有重瓣大花,红、紫、粉、黄和复色等。适应性强,耐寒,抗热,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土壤栽培效采最好。通常分株繁殖,每3年分植一次,宜在春季抽穿前分植,每株二、三个芽,畦地施足底肥栽植,当年即可开花。对较少的优质品种,可采花葶上的侧芽扦插繁殖。萱草可作花带,花境栽培材料-大部观赏种有微毒,不宜食用。
萱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强大,大多数种类是肉质根,或嘭大呈纺锤状块根。叶基生,两列,呈狭长的线形或宽线形。叶不耐寒,遇霜即枯,在没有霜冻的地区,冬季叶不枯萎,而成终年常青的草本植物。花葶从叶丛里袖出,中上部分枝;每1花葶着生的花朵,从10余朵至50余朵;聚伞花序。花蕾黄绿色,开放时呈漏斗状或钟状,花色淡黄至橙红色;单花持续时间短,所以它的拉丁属名就是一日之美的意思。蒴果;种子黑色,有光泽,千粒重约12.5克。
我国丰富的萱草资源,早在十六世纪就逐渐被引种国外,成为西方庭园里的重要宿根花卉。由于本属植物很容易杂交,所以在园艺上通过人工杂交、化学和物理的诱变等育种手段,获得了许多观赏价值更高的园艺品种,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品种选育工作普遍展开,涌现出花大色艳的新品种。现在已经育出了玫瑰色、浅绿、淡紫等重瓣品种。我国栽培萱草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里,主要是从食用方向进行了选育,从而我国拥有不少质地肥嫩、气味香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优质高产的食用品种。作为以观赏为目的的选宵工作,过去做得很少,可以说是才开始,但是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后在培育观赏、食用兼用种方面,有大景的工作可做。现将萱草属的主要种类简介如下,萱草有短的根状茎。根肉质,中下部膨大呈纺锤状。叶较宽。花葶60-厘米,圆锥状聚伞花序;花朵长7-11厘米,花瓣边缘皱摺,桔红色至桔黄色,裂片下部有红褐色彩斑;花朵盛开时花瓣反转。花期5-7月。蒴果矩圆形。本种是最早被引去欧洲。
萱草的适应能力很强,对环境条件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南北各地都能栽培。然而它在土层深厚、肥沃,pH值6.5-7.5的粘质壤土里生长发育最好。萱草的根系十分发达,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如果选择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段栽植,-其生长表现更好。它在潮湿排水不好的地段,常常是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萱草对温度的适应性也较强,有些种类能在-40°C的低温条件下而不会发生冻害,它最适宜凉爽的气候。对于光照的要求,喜阳光充足,但是也稍耐蔽荫。
繁殖方法:以分株为主,每年在春季萌动前将旁侧的幼苗取出,进行分株,成活率很髙,分植后的幼苗,二年以后可以开花。萱草根系的生长特性,有逐年向地表上移的趋势。因此每年秋冬要进行1次根际培土,每年培土的厚度一般是8-10厘米。结合培土可以加一点厩肥以改善土壤的肥力。萱草在髙温高湿的季节,容易发生叶斑病。发病时,先在嫩叶上产生淡黄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大并穿孔,最后由于叶子的输导组织破坏而使叶子黄枯。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前喷布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半月1次,连续3-4次;或喷布50%托布津或多菌灵-1,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3-4次。常见的黄草害虫有红蜘蛛和蚜虫,发现后用40%乐果乳剂1,-2,倍液喷洒。
萱草花为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茎极短,丛生多数肉质纤维根及膨大呈纺锤形的块根。叶基生,线形,长达6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全缘,主脉明显,在背面凸出。花茎圆柱状,自叶丛抽出,高出叶面;花6-10余朵,集成伞房花序,两歧;苞片短卵状三角形;花梗长约2厘米;花大,橘红色或黄红色,无香味,长7-12厘米
花被下部管状,长约2.5厘米,上部钟状,6裂,裂片长椭圆形,排列为2轮,外轮3片,宽1.2-1.8厘米,内轮3片,宽约2.5厘米,边缘稍呈波状,脉纹分枝或接合,雄蕊6,突出花被外,花丝线状,花药多少丁字形;子房长圆形,3室。蒴果长圆形,长5~10厘米,具钝棱,成熟时开裂。种子有棱角,黑色,光亮。花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