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天敌 >> 划重点生态篇关于环境生态学中种群间的
种群相互关系主要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中性、共生、互惠、偏利、偏害等类型。
NO1竞争(--)
竞争是指活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利用相同的资源,导致每一个物种的数量下降,即两种群彼此发生有害影响。竞争一般可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
干扰竞争是指一种动物借助于行为排斥另一种动物使其得不到资源。如红翅鸫和黄头鸫。
利用竞争是指一个物种所利用的资源对第二个物种也非常重要,但两个物种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如蚂蚁、啮齿动物都以植物种子为食。
种群竞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群竞争的理论模型:竞争方程建立在逻辑斯蒂方程的基础上。
dN1/dt=r1N1(k1-N1-α12N2)/k1
dN2/dt=r2N2(k2-N2-α21N1)/k2
k1、k2:两竞争物种的环境负荷
α12:物种2的竞争系数,2对1的竞争抑制作用。
α21:物种1的竞争系数,1对2的竞争抑制作用。
当没有竞争情况下,α12或N2等于0,α21或N1等于0,即呈S曲线。
(2)竞争排除
两个种群开始竞争时,一个种群最终将另一个种群完全排除掉并使整个系统趋向饱和。
两个生态学上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不同物种要实现在饱和环境和竞争群落中的共存必须具有某些生态学的差异。
(3)在自然条件下的种群竞争
对生活在同一地区的近缘物种生态学研究,近缘物种在形态生理生态方面相似,因生活在同一地区,竞争激烈,迫使其在生态学上发生分化表现在3方面:
第一利用不同的生境或微生境。
第二吃不同的食物。
第三在不同的时间出来活动。
NO.2捕食(+-)
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以另一物种成员为食,被捕食者常常被杀死。
狭义捕食主要是指动物吃动物。广义捕食是指肉食、植食、拟寄生、同种相残。
捕食作为一个重要生态学现象,主要体现在:
a.限制种群的分布,抑制种群的数量。
b.捕食同竞争一样,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
c.捕食是一个主要的选择压力,生物的很多适应可用捕食者和猎物间的协同进化来说明。
NO.3协同进化
协调进化是指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它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它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好的实例。
昆虫与植物间的关系,相似于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型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
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对双方都有好处,当离开时双方都能生存。如绿水螅体内的绿藻虫、蚜虫分泌蜜露(消耗植物能量)和寄主植物(为固氮菌提供能量)、蚜虫与蚂蚁。
协同适应系统,协同进化不仅存在于一对物种间,也存在于同一群落的所有成员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