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金沙黄金叶富了老百姓
9月25日,金沙县大田乡白泥村老烟农付加立交售完最后一担烟叶,乐呵呵地算起收入账:今年种了多亩烤烟,毛收入60多万元,除去成本,有20多万元的纯收入,真是又发了一笔“烟财”。
作为老烟农,虽然这些年都在发“烟财”,但是今年他心里感觉特别踏实,特别有底,为啥?
因为今年,金沙县在海拔米的白泥卧大山脚下的生态有机烟核心烟区打造亩烤烟高标准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全县烤烟发展。
在烤烟高标准示范点,通过工厂化(托盘)标准化育苗技术,%壮苗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井窑式”移栽,克服了前期低温多雨的不利影响,后期,又通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经受住了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考验,保证了今年的稳产高产。
金沙县的烤烟高标准示范点今年还承担了国家烟草局“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应用”和“烟草绿色防控综合”示范任务,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残”,示范点在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黄色粘虫板等统防统治的基础上,还引进专门对付烤烟蚜虫等的生物天敌昆虫“蚜茧蜂”来“以虫治虫”,由此实现了烟叶产区病虫害防治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的转变。
同时,金沙县在烟叶生产的核心技术--烘烤上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全县标准化、规模化体系已经形成,最小的烤房群至少有5座烤房,每条线均有50以上座烤房的烘烤工场,全部采用智能化烘烤,有效降低了烘烤损失,提高了烘烤质量。
“有了示范技术引领,有了智能化烘烤,烟农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付加立说,有二十多年种烟历史的他,过去用自家烤房烘烤,再怎么细心,都有可能烤坏。现在通过烘烤工场集中智能化烘烤,就再没有出现过“烤坏”事故。
因为掌握了新技术,“种烟大户”李兴炎种烟规模从以前的20多亩扩大到亩。实现增产增收的李兴炎非常开心,他在为务工的工人结算工资时,还特地为他们封了一个大红包,希望来年继续增产增收,大家一起“发财”。
据了解,在烤烟高标准示范点引领下,金沙县今年种烟亩,带动户烟农户均增收15.73万元,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通讯员 李明齐 潘亨勇
编辑谢朝政
二审顾野灵
三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