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辣椒种植技术与病害防治技术,想知道具体内

发布时间:2023/1/21 2:56:14   
刘军连预约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347380/

辣椒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辣椒种植的大力推广。

1、辣椒种植技术

1.1选用最优良品种。辣椒品种可分为:微辣型,辣味型;甜椒型;干椒型等品种。品种选择上,春季及夏秋栽培选择耐高温强光,果实发育快的早、中熟品种,如中椒10号、红罗丹、湘研1号等品种:秋冬季栽培选择耐弱光、耐寒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四海甜椒王.川崎长椒、红泰等品种。

1.2整地施肥。辣椒忌连作,也忌与其它茄科蔬菜连作,应选择肥沃且排水性能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较好的前作是南瓜或冬瓜。定植前结合翻地施入充足的基肥,翻耕整平。

1.3辣椒种植的育苗。培育适龄壮苗是辣椒丰产稳产的基础,不仅利于早熟,而且能促进发秧,减轻病毒的危害。首先是种子的处理,一般情况下,亩的土地需辣椒种子40~50g.在阳光下晒种2-3d.浸泡3h,按照一定比例应用相应的农用链霉素与根腐消浸种,漂洗干净后再播种。育苗中,应首先保证播种后出苗整齐一致,培育发达的秧苗根系,要求通气良好的肥沃床土,有较充足的钾素含量,育苗期间适当控制水分以保护根系。

1.4辣椒种植的定植。辣椒移栽前,大田最好翻犁晒土半个月以上。选择脚短、茎粗壮、直立以及不弯曲的健壮幼苗进行大田定植,起苗前一天用倍的百菌清或氧氯化铜喷苗带药定植。在辣椒栽植深度上,必须要保证幼苗的子叶齐土,确保定植完成后根部浇水工作的及时性。辣椒株型比较紧凑,适于密植,栽植密度应视品种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而定,一般生产密度为每亩株左右,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

1.5辣椒种植的肥水管理1.5.1水分管理。定植后应淋足定根水,辣椒田干旱时注意浇水,雨天注意及时排水,应做到干干湿湿,既不渍水也不缺水,保持土壤湿润。

1.5.2施肥管理。早熟品种从定植成活至结果前,掌握睛天地干时施2~3次肥料。第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一般每亩施复合肥约10公斤,尿素5~8公斤。开花盛期要节制施肥,以免落花,结果期每亩穴施复合肥30-~40公斤或腐熟饼肥75公斤。晚熟品种在定植成活后,每隔7天左右施一次腐熟人畜类尿,开始分叉现蕾时亩施复合肥40~-50公斤或腐熟饼肥75-公斤。追肥后应及时浇水,采收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采收1~2次追施尿素5~8公斤/亩。

2、辣椒病害防治技术

2.1炭疽病

症状:炭疽病是辣椒上一种多发病害,果实和叶片均可受害,以危害果实为主。种植过密,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等因素多发此病。果实初被危害呈水渍状黄褐色圆形病斑,中央呈灰褐色病斑表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轮纹常由许多小点集结而成(分生孢子),小点多为黑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橙红色粘胶物。果实被害后易干缩,病部呈羊皮纸状,有时破裂。叶片被害(与叶斑病相似)初为退绿水渍状斑点,后逐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园形.形其上也轮生黑色小点。但没有果实上明显。物理防治: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前期注意排水,后期适当浇水,以减少果实日灼伤害,及时摘除病果,将病苗果埋入土中,促进死亡。化学防治:发病时可用炭疽溴清、波尔多液(I:1:).75%百菌清倍液喷施。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2.2疫病

症状:疫病是辣椒种植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损害辣椒叶片、茎以及果实。受害植株部分分枝或整体萎蔫,叶柄和主茎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倒伏,病斑从叶尖叶缘开始.潮湿时有白色霉状物,干燥时干枯,病斑由暗色转暗褐色,水渍状或云纹状,病果坚硬。物理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实行深翻改土以及菜粮轮作操作,在土壤深翻基础上,喷施相应的调理剂;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应用氨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并提升其保水性能。确保植株健壮。化学防治:25%甲霜灵倍液淄根及喷雾、百菌清、丙森锌.乙磷铝锰锌和甲霜灵锰锌等提早预防;施药时间越早越好,并且多种配方药剂交替使用。间隔7-10天再加强施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3、辣椒虫害防治

3.1蚜虫

症状:成虫或若虫在植株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蚜虫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大于蚜害本身。往往群居在辣椒叶片、嫩茎、花蕾以及顶芽位置等,刺吸汁液.致使辣椒出现卷叶与畸形等。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趋性的特点,在田间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有翅蚜。黄色板大小1米x0.2米,黄色部分涂.上机油,插于辣椒行间,高出植株60厘米,每亩放30块。化学防治:蚜虫可选用40%乐果倍液或氯氯菊酯杀灭菊酯倍液等防治。

3.2棉铃虫

症状:主要蛀食辣椒的花、果以及蕾,当花蕾受到侵害的时候,将会出现苞叶张开,且变黄绿色的现象,在2.3d后脱落,从而使辣椒幼果腐烂。物理防治: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根据虫情测报,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摘除虫卵烧毁。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杨树枝把活性诱剂诱捕盆诱杀成虫。化学防治:可以采用浓度为20%的灭幼脲1号0~00倍溶液进行喷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0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