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兵团第八师142团2018年第四期病虫情

发布时间:2023/1/15 0:34:38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pf.39.net/bdfyy/zjft/150622/4643029.html

一、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

1、棉叶螨:据本站调查,受5月上中旬雨量多和湿度大的影响,棉叶螨发生期明显推迟。5月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棉叶螨的将很快进入棉田扩散危害。

2、棉蓟马:据本站调查,受5月上中旬低温和降雨天气的影响,棉蓟马主要在地边杂草和大葱上为害。随着温度的回升,棉蓟马发生量将增加,对出苗晚的幼苗危害较大,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降低多头棉。

3、棉黑蚜:5月中旬温度偏低对棉黑蚜的发生较为有利。据本站调查,棉黑蚜在地头、地边骆驼刺、甘草等杂草上开始发生,5月中下旬将进入棉田为害,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4、棉铃虫:据本站监测,5月上旬越冬代棉铃虫已开始羽化,受低温和降雨天气的影响,羽化高峰期推迟,比去年同期略晚,比历年同期略早;又据本站近期对棉花、番茄、线椒等地调查,未见产卵;苘麻上百株卵量5粒、最多2粒/株。预计5月下旬-6月上旬为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和产卵高峰期,一代幼虫防治期为5月下旬-6月上旬。

5、棉蚜:据本站调查,棉田内未发现棉蚜中心株。预计5月下旬-6月上旬将在棉田出现棉蚜中心株。

6、棉花立枯病:受5月上中旬雨量较多,湿度较大和低温天气的影响,棉田发病率为17.5%。

7、小麦白粉病、锈病:目前冬小麦已进入抽穗期,受近期降雨多,田间密度大,湿度大,小麦白粉病和锈病在田内中下部叶片已呈点片发生。

8、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受5月上中旬降雨多的影响,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生较为有利,应加以防治。

9、玉米螟:预计6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

二、天敌情况

据本站在地边杂草、棉田、麦田调查,天敌数量为0.4-0.8头/㎡。

三、综防建议

5月下旬将进入各类病虫害发生期。当前的植保工作,应注重田间调查,按照“早防、治小、治了”的原则,做好棉铃虫越冬代、一代、棉叶螨、棉蚜、棉黑蚜、棉蓟马等害虫的防治,降低基数,将害虫为害控制在田外或点片,为今年棉花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1、棉铃虫:①加强田间卵和幼虫的调查,当田间百株有虫达到2头以上或百株有卵在4粒以上,即可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甲维盐可溶粒剂、14%虫螨.茚虫威悬浮剂、l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防治。使用前先稀释成母液,然后兑水喷雾;②线椒和加工番茄地,可选用菊酯类农药,或茚虫威防治,同时可加98%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

2、加强田间棉蚜中心株和棉黑蚜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当田间发现为害时,及时进行药剂处理,施用药剂可用吡虫啉、啶虫脒,25%吡蚜酮喷雾挑治,防止迁飞扩散危害,严禁使用广谱类农药。

3、加强棉田棉叶螨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当田间发现棉叶螨后采取“查、插、喷”进行防治,严控棉叶螨扩散蔓延。防治时,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类、四螨嗪、14%虫螨.茚虫威、34%螺螨酯、20%乙螨唑等;幼苗期防治时,应采用吊挂拖地式喷雾防治,做到杀虫和杀卵配合,低浓度大水量冲破螨网,确保防效。防后间隔3-5天及时调查,对防治效果差的棉田及时进行第二次防治,做到交替使用农药。

4、加强棉蓟马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当田间为害株率达3-5%,百株虫口15头时,及时用吡虫啉、啶虫脒类农药防治。

5、做好小麦白粉病、锈病和蚜虫防控工作。当麦田小麦白粉病、锈病和蚜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戊唑醇(飞防)、三唑酮+啶虫脒或吡虫啉+磷酸二氢钾防治。

6、做好棉花化调与化促工作。一是对于生长缓慢、僵苗、长势较弱的幼苗以促为主,可喷施0.01%芸苔素内酯10毫升/亩+速补锌10克/亩+98%磷酸二氢钾50-80克/亩,提高棉花抗逆性,促根生长,促苗早发。二是做好2-3片真叶期化调工作。化调的目的是调节棉株节间长度,促进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实现早现蕾。化调缩节胺用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地类型、肥力条件、保苗株数、天气、棉苗长势长相和日生长量适时适量化调。一般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2号缩节胺用量3-4克/亩,新陆早74号缩节胺用量4.5-5克/亩,新陆早61号等常规品种用量2克/亩左右,将果枝始节高度控制在25厘米以下,为中后期稳健生长奠定基础。

7、针对板结地、盐碱重和重粘土地,加强中耕,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促根生长,促苗早发。

8、做好加工番茄病虫害防治,细菌性斑点病、茎基腐病、早疫病可用20%噻菌铜-倍液(80克/亩)预防(噻菌铜可与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混合随配随用,但不能与强碱性农药、钙肥混用);茎基腐病重点做好茎基部培土工作,促侧根生长,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9、棉花立枯病,加强田间中耕,提高地温,减轻病害发生;对于棉花长势较弱的棉田喷施芸苔素内酯和氨基寡糖素以提高棉花抗逆性,减少棉花烂根病的发生。

10、农业部主管门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和安全使用农药。一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友好型农药,棉田严禁使用有机磷、硫丹类、菊酯类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二是加强农药市场的抽查和追溯工作,杜绝农药药害和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

作者:尹建华,来源:第八师团病虫测报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