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什么是苹果树绵蚜苹果绵蚜的发生与防治技巧
作者:陕西省凤翔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录良,凤翔县田家庄镇金山果业合作社潘换来、潘小刚、范婷。
苹果绵蚜又名赤蚜,白色蚜虫,属同翘目,瘿绵蚜科。该虫是国内和国外的检疫对象。寄住植物有苹果、海棠、山荆子、花红、沙果、山楂等。近两年来,由于苹果价格接连不断下滑,在我省渭北及关中苹果地区尤其是长富系列品种上已经由一种零星局部害虫蔓延发展为常见害虫,且危害不断加重。
一、危害症状。
该虫主要集中于枝干上的剪、锯口、病、虫、伤口、腐烂病疤、环剥、环切口、裂皮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柄、果实的梗洼和萼洼以及根部危害,被害部位附着蚜虫和寄住组织受刺激形成的肿瘤,其覆盖着大量的白色棉絮状物,十分容易识别。
挖开受害植株浅层根部也可见该虫危害根系形成的根瘤。受害后树体发育不良,长势衰弱,产量降低。叶柄变黑、叶片粘附蚜虫分泌物,甚至造成提早落叶,果实受害发育受阻,品质下降。受害严重时甚至危及树体的存亡。
二、形态特征。
无翘孤雌蚜,身体卵圆形,长1.7-2.1mm,宽0.93-1.3mm,黄褐色至红褐色,身体背面有大量白色蜡毛,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触角6节,粗短,口器粗,长达后足基节,腹营黑色,半环状,周围有短毛11-16根,尾片小于尾板,馒头状。有翘孤雌蚜,身体椭圆形,长1.8-2.3mm,宽0.90-0.97mm,头胸部黑色,腹部橄榄绿色,体被白粉,翘透明,前翘中脉有分枝,后翘有3根翘脉。
三、发生规律。
苹果绵蚜分布地区不同,年发生代数有较大差异。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志辉等调查,据在我省白水、富平、铜川、洛川等地观察,在陕西渭北苹果产区一般年份发生8-9代,渭北南部最多可达12-13代,渭北北部每年发生7-8代。
以2-3龄若虫在虫疤缝隙内和近地面根际部土缝、剪锯口、粗翘皮裂缝等处群居越冬。来年苹果树萌芽期,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11℃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取食,并分泌棉絮状蜡质物,在越冬场所和苹果新梢、腋花芽、短果枝果梗以及根部寄生危害地。
5月上中旬以初龄若虫迁移到嫩枝、叶腋、芽基部危害,并向周围树上迁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危害盛发期;
7-8月内为高温期(年平均气温25℃以上),因气温高,空气温度大以及天敌瓢虫、日光蜂、草蛉、蚜茧峰迅速繁殖,绵蚜数量明显减少,进入9-10月份,随气温降低,天敌数量减少,到10月上中旬绵蚜再次进入盛发期;
11月份以后,气温下降,绵蚜陆续越冬。一般以盛果期果园危害严重,绵蚜的发生与果园管理水平有直接相联,一般管理粗放,不实行配方施肥,偏施氮肥,年内每株肥料投入在20-30元左右,树体匮乏无力、衰弱,树冠郁闭,枝量过大,改型不彻底,有较多根蘖苗的果园发生数量多,春季和秋末清园工作敷衍了事,危害重。
四、传播源。
1、近距离传播。据观察,当虫斑内个体拥挤时,部分个体爬出另寻寄生部位。在株间或园内传播主要是幼虫在株间爬行移动,也可随修剪、花果管理、套袋作业、果实采收等农事操作以及昆虫、鸟类的携带等扩散。
2、区域性传播。较远距离传播主要有翘蚜的迁飞或有翘蚜迁飞过程中借风力传播。
3、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调运苗木、接穗、果实以及随原发地果品苗木包装物调运携带传播。
五、综合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以沃土养根、壮根、强壮树体为目的,强化果园土、肥、水管理,科学修剪,合理负载,增强树体五抗(寒、旱、病、虫、逆)。加强植物检疫,杜绝人为传播。果园生草,恢复生态,增加天敌数量,综合利用“诱、抹、剪、喷、灌、清”等防治措施,彻底控制绵蚜发生危害。
1、加强植物检疫。
严禁从疫处向非疫区调运苗木以及接穗及其他繁殖材料。调运果品时也应严格检验,杜绝通过果品运输渠道扩散蔓延。此举应高度重视,因这是防患于未然的大计。实践证明一旦某种检疫害虫或病害传入一个新区,即使花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也很难彻底杜绝。
2、果园生草。
苹果园中绵蚜的主要天敌昆虫有草蛉、瓢虫、食蚜蝇和蚜小峰等。生草果园的天敌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清耕园,天敌昆虫发生时期早,持续时间长,且主要害虫如苹果绵蚜、叶螨和叶蝉的种群数量较清耕园明显减少,发生高峰区也不明显。
在苹果园行间播种三叶草、黑麦草、鼠茅草、紫花苜蓿等,为果园天敌昆虫提供丰富的蜜源,同时种植的绿肥和绿肥草上的大量昆虫也为天敌昆虫提供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物,增加了天敌数量,控制苹果绵蚜种群数量的增长,减少杀虫剂的施用次数。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危害苹果树绵蚜主要在树势衰弱的树上产卵危害,因此,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果树即“五抗”作用(抗寒、抗旱、抗病、抗虫、抗逆)能力,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
4、综合利用防治措施。
(1)诱。针对绵蚜幼虫沿树干下爬的习性,在树干缝隙内和近地面根际部土缝内群居越冬的习性,可于早秋8-9月份绵蚜越冬前把诱虫带或草把绑扎于树干第一分枝下5-10cm处,诱捕越冬绵蚜,在休眠期修剪时解下集中烧毁,以有效降低越冬基数。
(2)抹(刮)。秋末初冬休眠期仔细刮除枝干粗、老、翘皮、裂缝、树洞等处的绵蚜群集,随即抹杀等措施改变苹果绵蚜栖息和生活环境,及时清除部分越冬绵蚜和剪除危害枝条,防患于未然。刮后涂抹45%毒死蜱-倍+0.26-0.3%苦参碱-倍+渗透剂倍混合,消灭越冬若虫,并及时清理废旧果袋、落叶、杂草等,集中烧毁。
(3)剪。夏秋季绵蚜喜群居于新梢、根蘖吸食危害,由于其分泌的白色棉絮物显眼,易于发现,一经发现,立即用修枝剪轻轻剪下,装入塑料袋内带出园外集中烧毁。
(4)喷布药剂。苹果花序分离期结合清园喷一次药,可用45%毒死蜱或48%乐斯本-1倍液+0.26-0.3%苦参碱倍液+渗透剂倍等药剂。另外可先刮除老粗翘皮,然后用3%啶虫脒-2倍或45%毒死蜱-倍+0.26-0.3%苦参碱倍液+渗透剂倍混合涂刷树干。也可于此时喷布一次1:10倍石灰水,10-15天对苹果绵芽的田间防效最好。
4月中下旬是苹果谢花后是第1代绵蚜迁移、扩散的高峰期,种群数量开始上升。多发园应全园细致喷1次药,间隔10-15天再喷1次。零星发生园不必全园喷药,对有虫树周围的局部果园或单株喷药,进行精准防治即可。
6月中下旬是绵蚜种群快速繁殖期,常发果园要全园进行1-2次喷药,秋季(8-9月)防治1-2次,有效药剂选用:0.26-0.3%苦参碱倍液、48%乐斯本1倍、45%毒死蜱-倍、24.4%螺虫乙酯悬浮剂-1倍、50%抗蚜威2-倍、35%硕丹倍、40%蚜灭多-1倍等。此阶段必须强强组合,才能彻底控制住。以下方案供参考:
①45%毒死蜱-倍+0.26-0.3苦参碱倍+4.5%阿维吡虫啉-1倍+渗透剂倍。
②48%乐斯本1-倍+0.26-0.3%苦参碱倍+90%杜邦万灵倍+渗透剂倍。
③40%蚜灭灵-1倍+0.26-0.3%苦参碱倍+4.5%阿维吡虫啉-1倍+渗透剂倍。
④35%硕丹倍+0.26-0.3%苦参碱倍+4.5%阿维吡虫啉-1倍+渗透剂倍。
⑤24.4%螺虫乙酯-1倍+0.26-0.3%苦参碱倍+50%吡蚜酮1-倍+渗透剂倍。
⑥抗蚜威2-倍+0.26-0.3%苦参碱倍+10-20%吡虫啉1-倍+渗透剂倍。
⑦喷布一次1:10倍石灰水,经济实用,防效好。以上轮换喷施,喷雾必须均匀周到,喷3-4次,效果可好。
(5)灌。即药剂灌根。疫区果园或有虫树在冬前或早春扒根际周围土壤检查,发现根际土壤中有绵蚜穿生的植株,先把根部10-20cm的表土层扒开,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2千克,撒后浅耙入土。或用45%毒死蜱或48%乐斯本倍灌根,灌后覆土,再中耕浅锄一次,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彻底杀灭根部寄生的绵蚜,事半功倍。
(6)清。早春至采收后彻底清园。早春2月下旬-3月上旬至采收后11月上中旬左右清园好,来年果优病虫害少,这是笔者多年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根据绵蚜发生的果园,杀虫剂可选45%毒死蜱倍+50%吡蚜酮1-倍或4.5%阿维吡虫啉1-倍+渗透剂倍或40%蚜灭多倍+0.26-0.3%苦参碱倍+4.5%阿维吡虫啉1-倍+渗透剂倍,交替使用,连喷2-3遍,事半功倍,效果更好。
(7)生长季节及时剪除根蘖枝等。
(8)生物防治。7-8月份避免使用菊酯类及有机磷等广谱性杀虫剂,保护天敌瓢虫、日光蜂、草蛉、蚜茧峰等农艺措施也有效抑制绵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