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用这一个小配方,就能让您的小麦穗大粒多,

发布时间:2025/7/16 15:57:51   
小麦是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许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获得丰产丰收是每个农民的心愿。目前大部分小麦正处于小麦的扬花期至灌浆期,此时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如何才能让小麦穗大粒多,籽粒饱满,获得高产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小麦增产配方。配方的组成这个小配方就是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噻虫嗪+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该配方是由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混配而成的,配方中的磷酸二氢钾,主要作用是通过叶面快速补充营养,满足籽粒发育所需的养分,防治植株脱肥,配方中的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速度,促进籽粒发育,提高结籽率,使籽粒更加饱满,增加千粒重;配方中的噻虫嗪,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有效防治蚜虫、吸浆虫和麦叶蜂等害虫;配方中的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是杀菌剂,将这两种杀菌剂混用,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小麦的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一喷多防的作用。为什么要进行混配小麦生长中后期,植株开始衰老,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降低,茎叶的抗病性也开始下降。由于群体大,田间通风透光差,再加上降雨量增多,为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条件,这些病虫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严重威胁小麦茎叶生长和籽粒发育,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配,喷施一次,就能同时达到杀虫、治病、调节生长和补充叶面养分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节约了生产成本,还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使用时间和方法该配方防治范围广,安全性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在小麦的扬花期至灌浆期均可使用,可在小麦抽穗后开始使用,每亩每次用99%磷酸二氢钾~克+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12毫升+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克+43%戊唑醇悬浮剂25~30毫升+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30毫升,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对小麦的蚜虫、麦叶蜂、吸浆虫、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等病虫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让叶片制造更多的营养,籽粒也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麦穗结籽多,籽粒饱满,产量高。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8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