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习性 >> 警惕5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利于小
一、春季气温连续多年偏高,北方冬小麦主产区蚜虫发生气候风险呈增加趋势
小麦蚜虫会造成小麦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及引起籽粒营养物质含量下降等,严重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其发生发展与春季气温偏高,特别是5月温高雨少密切相关。21世纪以来,北方小麦主产区春季气温连续多年偏高,小麦蚜虫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万公顷次,且有始见期逐渐提早、危害程度加重的趋势。根据小麦蚜虫气候致灾指数的分析表明,近60年来,北方冬麦主产区小麦蚜虫发生的气候风险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风险显著增加;从空间分布看,河南西部和中部偏北地区、山东南部、京津地区、河北中北部、山西西部为较高风险区,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为高风险区。二、预计年北方冬麦主产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仍较高
3月以来,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大部气温偏高1~2℃,有利于麦田蚜虫种群的增殖。预计4月下旬,华北、黄淮北部冬麦区降水偏少;5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总体利于小麦穗期蚜虫增殖和危害。根据小麦蚜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和未来天气气候趋势预测,预计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等地小麦穗期蚜虫发生发展气象风险等级较高,其中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及山西东南部气象风险等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