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习性 >> 浅析刺槐栽培管理要点,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
安徽潜山市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加大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其中刺槐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保持水土、固沙防风、土壤改良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刺槐的栽培生产中,要注重细节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育苗营林的质量。
1繁殖方法
1.1种子繁殖
1.1.1种子的采集
每年8月中旬以后进行种子采集。当刺槐荚果由绿变为红褐色,荚皮干硬,此时种子成熟。采集荚果后放在阳光下曝晒,碾压脱粒,除去果皮及杂物,留下干净的种子。成熟的刺槐种子千粒重约为20g。采集后的种子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待播。
1.1.2种子处理
由于刺槐种子外皮较厚且坚硬,为提高发芽率,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先把种子放入60~80℃的热水中,边倒边搅动,使种子充分没入水中,10min后加入适量凉水,待水温降到35℃左右,去除漂浮着的杂质和不成熟的种子,剩余种子再浸泡24h,捞出晾晒,待种子表面稍干,用细眼筛子过滤,将膨胀的种子放在平底器具里,盖上湿布放在温暖处,每天用温水淘洗2次,待种子露白便可播种。未膨胀的种子可用热水烫一下继续浸泡,膨胀后再捞出。
1.1.3选地、整地和施肥
刺槐虽然适应性很强,但幼苗不耐寒、不耐涝、不耐盐碱,育苗地以砂壤土为宜,要求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m以上,土壤盐碱含量低(在0.2%以下),土壤肥力好,尽量不选易积水、排水不便的洼地及肥力较差的山地。选好地块后,在早春化冻后对地块进行翻耕、耙平,清理地中的石块、杂草等,确保土质疏松。整地时根据地力施入农家肥,施肥量为~kg/亩,每亩用黑矾(硫酸亚铁)粉7kg拌入5%辛硫磷0.5kg,撒入土壤消毒。
1.1.4播种
刺槐播种时间在每年5月,“谷雨”前后最为适宜,不宜过早,否则易受到晚霜冻害。可作畦播种或大田条播,潜山地区多采用大田条播。播前先将选好的地块耙平,再进行开沟,沟距30~40cm,沟深1.0~1.5cm,然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在沟中,播种量在2~3kg/亩,播后及时覆盖一层细土,覆土厚2cm左右,然后轻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播后7d左右可出苗,当年苗即可长至1m左右。
1.2扦插繁殖
1.2.1种条的采集与贮藏
种条的采集时间在每年11月底,在苗圃中选当年生优质种条,也可以采用截干造林余下的当年生苗干上部。将选好的种条剪成18~20cm的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3个芽,下切口剪成马耳状,上切口距顶芽1.5cm左右,按种条不同部位对剪下的插穗进行分类,每50根为一捆,捆好后置于阴凉处沙藏,沙中含水量在60%以上,干沙则可适量洒水。沙藏时要按一层插穗一层纱的顺序,确保沙与插穗充分接触,每层沙厚度在3~5cm,最后一层纱的厚度要达到10cm,这样能确保沙中含水量,避免插穗缺水干枯。
1.2.2扦插育苗
翌年4月中旬左右便可进行扦插,扦插前每亩施有机肥3~5m,可在平地扦插,也可作畦分块扦插,行距40cm,株距20cm,扦插密度为根/亩,插穗时选择直插或斜插均可,动作要缓、稳、匀,不能急插急压,避免损伤插穗,插穗上端与地面相平,插后踩实土壤,整个地块都插完后,浇1遍透水,经过沉降,插穗上端高出地面1~2cm,7d左右进行1次松土,利于保水和提升土壤温度,也能避免杂草簇生。
1.2.3抹芽促根
刺槐扦插后2周左右开始出芽,3周基本全部发芽,由于刺槐会萌发大量隐芽,一般要进行两次抹芽,以减少养分消耗,集中供给根部,促进生根。头茬芽长到3~5cm时,要把新生芽从基部全部剪除,剪时尽量保持插穗稳定不动,剪后及时浇1次透水,促进插穗快速生根。随气温升高,剪后7d插穗隐芽便会再次生发,高度达3~5cm时进行第2次抹芽。抹芽后,若插穗上仍有隐芽继续萌发,则不再抹除。
2苗期抚育管理
当插穗上的幼芽长到15~20cm时,要及时定苗,每个插穗保留一个长势强、健壮挺直的幼芽,其余剪除。刺槐幼苗具有耐旱、喜光、忌涝的特点,要做好苗期的抚育管理工作。
2.1中耕浇水
定苗后,如果土壤湿度适中,则不需灌水。要及时进行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生根长苗。如果灌水过早,容易导致地温降低,影响生长。进入6月,气温升高,可结合中耕进行第1次灌水,以后可每隔20d灌1次。7月上旬灌水后要停一段时间,适当控水能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利于越冬。11月下旬灌1次越冬水。
2.2科学追肥
施肥要结合灌水进行,定苗后,第1次灌水后进行1次追肥,尿素用量为6kg/亩。7月初结合灌水再追肥2次,以氮、磷复合肥为主,用量为20kg/亩左右,然后停肥。
2.3防寒移植
一年生和二年生的刺槐苗木,木质化程度低,易受冻害,生产中常在秋季将苗木挖出越冬假植,假植地要做好防风防冻处理,避免苗木遭秋霜冻及春风吹干,翌年春季再移栽造林。移植造林的苗木,同样做好浇水追肥、松土除草、防寒越冬等抚育工作,及时去梢修枝。
3病虫害防治
刺槐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常见的病害有紫纹羽病、立枯病等,虫害有槐蚜、金龟子、天牛、刺槐尺蛾、桑褶翅尺蛾等。在病虫害防治时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第一,要做好抚育管理,补足水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自身抗性。第二,要改善林间环境,保护好虫害天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第三,做好土壤消毒及苗木消毒工作,严格检疫,禁止染病苗木及产品出入疫区。病虫害严重时可使用化学药剂,达到灭害杀虫的目的。针对地蛆、象鼻虫、蚜虫等虫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倍液喷雾防治。针对立枯病和紫纹羽病,在发病初期,用50%的代森铵~倍液喷洒,灭菌保苗。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生态等防治措施,确保刺槐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