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如果虫子变得比人大该怎么对付那太好了,连

发布时间:2023/11/30 13:30:37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95425.htm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迷雾》,男主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小镇上采购东西,但是小镇上却突然出现了浓雾,让大家看不清周围,无奈之下只能躲入到一家商店里。浓雾不仅仅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人们还发现浓雾里有许多大型怪物,随时准备捕捉人类吃掉。

电影《迷雾》剧照

众人在商场避难的时候,一种大型的昆虫进入到了商场里,疯狂攻击众人,看的观众心惊肉跳。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出现这种大型的昆虫呢?

我们平时里见到的昆虫十分小,有些甚至只有还没有小指头指甲盖大,但是你知道在人类出现之前,其实地球上的昆虫体型巨大吗?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

地球上以前也有相当庞大的昆虫(图为博物馆模型)昆虫

昆虫是一种没有脊椎的节肢动物,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并且种类繁多,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都有昆虫的身影。目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已知昆虫种类大概有一百万左右,最常见的有蟑螂、苍蝇、蚱蜢、蚊子、蝉等等,在农村地区还可以看见蝗虫、蚜虫、蜻蜓、蟋蟀等昆虫。

七星瓢虫

昆虫虽然看着很小,对于人类来说,它们丝毫不起眼,但是它们却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帮助植物进行花粉传播、蜜蜂酿造的蜂蜜成为一种营养品等,甚至在某些地方,昆虫还是美味的食物。

昆虫中有益虫也有害虫,像蜻蜓就是益虫,可以捕捉那些害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害虫就让人头疼了,例如蚊子,可以传染疟疾等多种疾病,苍蝇就更不用说了,身上本来就携带着许多的病毒,又或者是家庭中常看见的蟑螂,不仅经常吓到人,还会传播疾病,污染家中的食物。

蚊子传播的疾病

这些害虫可以说是让人类深恶痛绝,但由于昆虫很小,很容易就藏起来了,因此人类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害虫。

于是就有人想,如果昆虫变得很大,那么消灭起来是不是容易的多了呢?事实上,昆虫在很久之前,体型都很大,比如身长75厘米的蜻蜓、身长将近3米的蜈蚣等。

石炭纪蜻蜓

年的某一天,法国出土了一块昆虫化石,这是一直来自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只巨型蜻蜓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展开翅膀之后大概有75厘米左右,比现在的蜻蜓大了约有6倍,是目前发现的最大只的蜻蜓。

巨脉蜻蜓化石

其实,在石炭纪那个遥远的时期,不仅仅是蜻蜓这一个种类巨大,生活在那个时期的所有昆虫体型都很庞大,比如那个时候存在的一种蝉,翅膀伸展开大概有半米长。

石炭纪

石炭纪是指地球上三亿六千万年前到两亿八千万年前的时期,大概存在了6千5百万年,在这一时期中,陆地生物飞速繁衍,尤其是昆虫,可以说称霸了整个地面。

石炭纪生物

石炭纪又被称为巨虫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出现的昆虫体型都很大,例如巨型蜘蛛、巨型马陆等动物,然而这类大动物在石炭纪晚期的生物大灭绝中消失了,存活下来的昆虫则越变越小只,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小小个子昆虫。

为什么昆虫会越变越小呢?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昆虫拥有庞大体型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对此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石炭纪昆虫的大小其实跟当时的环境情况、昆虫特殊的呼吸方式密不可分。

飞蝗呼吸系统

昆虫在寒武纪的时候就出现了,由于当时的昆虫大多数还在海里面爬行,而且当时的地球氧含量并不高,因此并没有进化出肺部或者鱼类的腮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昆虫逐渐向陆地转移,而空气中的氧含量随着植物的繁衍也逐渐升高。

根据美国生物学家的古气候研究可以知道,石炭纪时期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在35%左右,现在的氧气含量仅仅有21%。氧气含量高其实对生物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高浓度的氧气会导致细胞氧化速度加快,甚至会出现呼吸中枢系统瘫痪。

远古地球上氧含量的变化

当时的高浓度氧含量对于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昆虫在这个时候便选择了不同于肺部或者腮部的进化,那就是用身体表皮来进行呼吸,也就是说在皮肤上进化出一些气门,通过这些气门将氧气输送到身体里。

这些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直接相接,气管末端的微细盲管则连接着细胞表面,大部分昆虫都选择了这种进化方式,更有趣的是,昆虫不仅用身体表皮进行呼吸,它们还将身体当做脑子,也就是生物学上说的神经节。这些神经节遍布身体各处,控制着各个地方的器官来维持生命运动。

昆虫会使用皮肤来呼吸

这种奇特的进化方式就导致了一种结果——随着体型的增大,气管就需要增长来保证氧气的输送。因此在氧气含量足够高的石炭纪,昆虫自然就长得很大只了,它们有充足的氧气可供吸收。

有科学家通过模拟石炭纪时期的气候,用蜻蜓来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科学家将同一代的蜻蜓分别放入不同氧气含量的环境中让其生长,最后发现,在氧气含量高的环境中生长的蜻蜓体型大了四分之一左右,并且长得还很快。这个实验正好说明了石炭纪昆虫体型的大小与当时的大气含氧量息息相关。

振翅飞行的蜻蜓石炭纪的燃煤事件

但是这种进化方式也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大气中氧气含量下降,它们的气门就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氧气,庞大的体型就会严重影响生存和繁衍。在3亿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罪魁祸首就是制造氧气的植物。

当时地球上遍布绿色植物,空气含氧量最高时可达恐怖的45%,这些植物疯狂生长,漫长的一亿年时间里,那些死去的树木和树枝逐渐变成了煤炭,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大概有30米的厚度。

石炭纪大火

随着地下岩浆的运动,产生的高温逐渐影响到了煤层,最后引发了大火。我们都知道氧气越浓火就会烧的越旺盛,在当时的氧气含量下,这场大火很快就蔓延到了世界各地,引发了一场生物灭绝惨剧。

根据推测,当时的那场的大火燃烧了将近三十年,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灰烬,许多生物因为在这三十年里没有足够的栖息地繁衍后代和食物来源,又或者是不能适应当时陡然降低的氧气含量,最终不得不走向灭绝。

石炭纪大火倒是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昆虫也不例外,那些大型的昆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可以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当时灭绝的生物物种大概有46%。

侥幸存活下来的昆虫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含氧量,只能选择将自己的体型朝着小型化方向演变。大概在6千万年前,一些鸟类飞行能力的进一步进化,再次促进了昆虫向着小体型进化。

渐渐的,昆虫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小小的一只。

石炭纪大火后,存活的昆虫选择向小型化方向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昆虫也有所收获,那就是成功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繁衍生存,这是其它生物万万做不到的事情,如此看待,当初的那场生物灭绝对于昆虫来说倒是好坏参半了。

现在的氧气含量并不足以让虫子能够拥有很大的体型,现在的体型对它们来说,刚好是在呼吸系统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如果体型再变大一点,可能就不需要人类去消灭它们了,自己都能窒息而死。

现在地球的含氧量不足以让昆虫向大型化发现演变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中,昆虫可以说是陪伴地球很久的生物了,从遥远的寒武纪再到石炭纪,最后到现在,不得不感叹生命的顽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