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习性 >> 如何防治银叶病带来的危害做好以下管理
文/曹泳春
科学研究发现,“银叶病”是由真菌中的紫韧革菌侵染后引起的植物性病害,紫韧革菌是一种主要通过风雨传播,然后由伤口侵染并通过木质部导管传导的弱寄生菌,主要寄生于植株的木质部,先侵染枝干,后传染叶片。病菌产生的毒素随导管运转至叶部,引起叶片萎蔫,并使表皮与叶肉分离,病菌充满其间,由于光线的折射而使叶片呈银灰色光泽,故名银叶病。
被银叶病危害的植株:
一是生长势弱,株型偏矮,叶片下垂,生长点叶片皱缩,呈半停滞状态,茎部上端节间短缩;
二是茎及幼叶和功能叶的叶柄褪绿,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严重阻碍光合作用;
三是叶片初期表现为沿叶脉变为银色或亮白色,以后全叶变为银色。
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恰似银色的镜片,故名“银叶病”,但叶背面叶色正常,常见有白粉虱的成虫或若虫依附。
银叶病在中国的高海拔地区和高温高湿地区常有发生,主要以苹果树、李子树受害最重,同时梨、杏、桃、樱桃和西葫芦也会遭受银叶病侵染。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树的枝干木质部内,或以子实体在死树外表越冬,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
病树先在伤口附近的枝条上出现症状,逐渐由小枝扩展至主枝,根毛逐渐腐烂直至全树枯死。通过多年跟踪报道的数据显示,凡是生长衰弱、遭受人为和昆虫伤害的树体、偏施氮肥、雨水或浇水过多、地势低洼、群体密闭、打药不及时的果园发生较重。
银叶病在上世纪90年代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多有发生,通过农业科学家的综合防治早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银叶病不是土传病,不是病毒病,不是癌症。但是近期在云贵川考察时发现,银叶病在蜂糖李和青脆李上来势凶猛,普遍发生,让很多果农束手无措,甚至到了砍树和挖树的地步。
管理防治措施:
一、做好春秋两季的清园工作。从源头上对银叶病进行遏制,因为银叶病的菌体主要集中在枯枝败叶、恶性杂草、老翘皮中越冬。结合秋施基肥将枯枝败叶和恶性杂草除净掩埋,既杜绝了银叶病的病源,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清园时,不仅要打杀菌剂,同时还要打杀虫剂;不仅要打树上,同时还要打地表。
二、及时打药。特别是风雨过后,天气转晴,彻底铲除白粉虱和蚜虫,因为银叶病主要依靠风雨传播和白粉虱、蚜虫传播。虽然果园要求通风透光,但是在阳光直射的高海拔地区和阴坡风口处,往往容易引起银叶病病菌的滋生和传播,科学研究发现,白粉虱和蚜虫的分泌物容易携带银叶病菌,并对植物具有内吸传导和毒害作用。
三、对银叶病侵染的果园,注意修剪。任何时候修剪,对每一棵树修剪,都要对修剪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对剪锯口要做到及时涂抹“强力速效愈合剂”,因为无论是自然造伤、机械造伤或者是刺吸性昆虫造伤后,银叶病就由伤口侵入,通过导管传导。冰雹、大风、搭遮雨棚、扭枝、转枝、采果往往容易造成枝干损伤,引发银叶病蔓延,值得注意。
四、避免低洼处建园,减少氮肥的施用,禁绝任何除草剂入园,及时排水。因为果树虚旺,果园密闭,土壤板结,高温高湿导致植株根系呼吸困难,营养循环阻滞,银叶病无法通过筛管有机过滤和土壤分解。所以,在施肥过程中,要减少氮肥的施用,提高钾肥的用量,注重弘蕊氨基酸的喷施和生物有机肥的补充。
五、化学防治:
1、春秋两季清园:广谱性杀菌剂+杀虫剂。秋季清园用毒死蜱,开春清园用吡虫啉。两次清园最好是在打药的同时用弘蕊氨基酸原浆涂杆或1:8倍干枝喷。
2、防治白粉虱、蚜虫:及时防治白粉虱、蚜虫,可减少传毒媒介,避免病害的发生。每亩用1%阿维菌素乳油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倍液、5%氟虫腈悬浮剂倍液、48%毒死蜱乳油倍液等杀虫剂,任选一种交替使用,连续防治3~4次,每次间隔4~5d。除了药剂防治外,还可用纱网遮挡。
3、直接用药进行银叶病的治疗:20%毒克星~倍液;抗毒剂1号~倍液;25%抗病毒可溶性粉剂~倍液;20%病毒净~倍液;病毒宁倍液配合1.8%复硝酚钠倍液;0.4%低聚糖倍液加0.01%芸苔素倍液。上述药任意搭配,每7天1次,连喷2~3次。
银叶病重在预防,如果仅仅只是使用药物治疗,无非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治标不治本,最终得不到有效根除。总之,一定要采取清洁果园,减少菌源,避免树体产生伤口、防止冻害等措施,同时加强果园管理,改良土壤,增施弘蕊氨基酸、钾肥和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病能力,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