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一、当前虫情1.棉叶螨6月15、16、17日在3、8、11、7、12连的条田调查,百株螨量11.2头,百株卵量10粒。当前棉叶螨依然以零星发生为主,个别地块有点片发生,但总体仍以中心株形式为主,单株螨量有所增长。根据6月份天气预测情况分析,气候特点有利于棉叶螨的繁殖和发生,因此建议各单位加强头水前后棉田叶螨的调查和防治工作。2、棉蚜6月15、16、17日在3、8、11、7、12连的条田调查,有蚜株率1.1%,单株蚜量5头。近期部分棉田已进过头水,部分旺长棉田棉蚜虫口繁殖加快,有迁飞趋势。目前,棉蚜处于中心株阶段。调查情况表明,5月底至6月中旬棉蚜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原因:(1)5月下旬~6月中旬,持续的高温天气,空气干燥,湿度小,抑制了棉蚜的繁殖和扩散,(2)棉田头水后,空气湿度有所加重,棉株生长加快,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因此适应棉蚜繁殖和迁移的条件逐步具备。预计6月中下旬棉蚜中心株有加速繁殖扩散迁飞的趋势。3、棉铃虫6月15、16、17日调查,百株卵量0.粒,百株幼虫0.1头。根据物候及其距预测: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危害期为6月底7月初。4、棉盲蝽据调查棉盲蝽在部分棉田危害破叶率为5.5%,百株虫口2.5头,被害蕾率0.6%,预计6月底部分偏旺棉田棉盲蝽中等发生。5、双斑萤叶甲据调查双斑萤叶甲于5月中旬迁入棉田危害,部分棉田零星有叶片咬食痕迹,目前尚未产生危害。由于近年来棉花耕作制度改变,宽膜植棉的运用,头水前展切膜边,破坏了双斑萤叶甲的生存环境,虫口基数大幅度下降,截止目前全团发生面积0.05万亩。6、天敌动态据6月15、16、17日在棉田定点定株调查,百株瓢虫2头,百株草蛉量1.2头,其他天敌1.1头。二、植保工作建议1.棉铃虫:全力压低棉铃虫一代基数,为二代棉铃虫防治奠定基础(1)采用绿色防控措施诱杀棉铃虫成虫各单位及时检查杀虫灯、清理诱虫袋,保证每盏灯工作正常,增加杨枝把、性诱笼等诱杀措施,要做到25天更换一次性诱剂,有效、持续诱杀棉铃虫,在观测点增加食诱剂瓶记录棉铃虫羽化情况,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2)喷磷驱蛾结合弱苗升级,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一铵等驱避棉铃虫在田间产卵。(3)严格执行棉田防治指标,避免棉花蕾铃被害棉田一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百株累计落卵量3-5粒卵或百株折2头幼虫;棉田二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百株累计落卵量20-25粒或百株折三龄幼虫8-10头。对于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喷施对天敌安全的专性药剂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不到防治指标的棉田不用进行化学普防,近期防治的药剂可选用苦参碱、蛇床子素、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亿、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氟铃脲等药剂。棉田严禁使用有机磷,广谱和菊酯类杀虫剂!防治后继续田间调查,达到防治指标的继续防治。2.对棉蚜、棉叶螨中心株和点片发生的要插好标记,各连队挂黄牌观测,中心株要点片喷雾及时处理防治蚜虫最佳方法是点片发生、点片防治,以益控害,卷叶率油叶率不到指标不打药,打保险药和不正确的用药往往适得其反,会导致棉蚜种群扩散和抗药性增强,造成7月份防治的被动。要在监测与调查的基础上防治棉田害虫,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采用专性药剂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棉蚜防治药剂采用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氟啶虫胺腈、呋虫胺、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等低毒农药,棉叶螨的防治药剂采用阿维菌素、四螨嗪、哒螨灵、乙螨唑、螺螨酯等药剂。3.棉盲蝽、双斑萤叶甲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即可采取机械防治以调查结果为支撑,引导职工抓好傍晚防治时机,选用20%或36%啶虫脒粉剂亩用量10-20克兑水40-50公斤:20%此吡啉亩用量20-30克兑水40-50公斤:70%吡虫啉亩用量2-3克兑水40-50公斤防治棉盲蝽。防治棉盲蝽的注意事项:(1)药液一定要喷到棉花叶正反两面,特别是被害棉株叶面、茎杆上下及地面周围裂缝都要喷施药液。(2)防治时间以下午7-10时最佳,防治药品要交替使用,喷药时应先打外围,转着圈地往里打,集中歼灭,防止迁飞。4.做好农药包装物集中处理工作,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作者:贺奇志,来源: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棉花种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