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天敌 >> 今年蚜虫很猖狂树下黏雨惹人烦
明明是晴天,行道树两侧却“细雨”纷纷;走在树荫下,路面一片片污渍,踩上去黏糊糊的。这“雨”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树上的蚜虫惹的祸。很多市民感觉,今年的树下“滴油”现象比往年严重,给生活带来不小的烦恼。昨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了解到,今年蚜虫确实猖狂,数量多、密度高、繁殖快,防治十分严峻。
进入5月份,栾树叶子正在快速生长中,行道树也到了“下雨季”。昨天上午,记者在红星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看到,地面上黑乎乎、湿漉漉的,走过时感觉像是踩在胶水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这些黏糊糊的胶状液体是透明的,凑近也闻不到有特别的气味,其中树干较粗的栾树下地面胶状物质最多,站在树下能感受到树上有雨丝一样的液体落下,一些树的树皮上悬挂着黄豆大小的黏性液体。
仔细观察能发现,这些栾树的茎叶上有很多看上去令人头皮发麻的小虫,不是这些小虫的长相可怕,而是量多密集,它们体积很小,每只体长只有几毫米,一片小小的叶片正面与背面可以附着几十只。小虫都有透明的翅膀,有的身体淡绿色,有的黑色,树上嫩芽枝条上的小虫更密集。
树下的“黏雨”就是寄居在树上蚜虫的分泌物。由于这些液体粘性强,滴在地上、行人身上、车上都难以清洗,给市民带来不小的烦恼。“1个小时不到,车身、玻璃上全是油腻的小点,只能再去洗车。”昨天,市民张先生前来附近办事,把车子停在红星路旁,不一会满车“油污”。住前宋巷的吴颖颖每天都要从这条路路过,“虽然每年春天路旁的行道树都会‘滴油’,但今年似乎特别严重,这两天电动车开过,轮子上就沾上了黏液,像是裹上了胶水,清理不掉。”
不单是红星路,最近行走在太湖大道、凤翔路、隐秀路、贡湖大道、锡山大道等道路也出现了头上“雨纷纷”脚下“黏糊糊”的现象。在锡山大道旁,行道树下的路面被“染黑”,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也遭殃,绿化工人正在喷药灭虫。对此,市民们希望相关部门治理树下“落黏雨”这一问题。
探因
今年虫子为何如此疯狂?
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工程师李杰介绍,蚜虫在无锡有两次盛发期,第一次出现在4月中旬,这时候适逢栾树发芽;5月为第二次盛发期,是栾树长叶期间。因为蚜虫以吃嫩叶、嫩梢,吸吮汁液“谋生”,每到这个时节,它们聚集在栾树的嫩枝和幼叶上啃食,“吃饱喝足”的蚜虫会产生大量分泌物。而市民反映的黏答答的“细雨”,就是蚜虫的分泌物。目前,锡城出现的蚜虫主要是栾多态毛蚜,主要寄居在栾树上,因为个头大,所以分泌物较多。
蚜虫“滴油”的现象锡城每年都会出现,只是影响程度不同。今年虫害偏重主要是受气候影响,一般气候温暖、雨水较少的年份,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去年冬天以来,无锡整体平均气温偏高,造成越冬的虫口基数较大,并且进入2月份以后气温回升较快,到了3月和4月份,气温忽高忽低、忽冷忽热,20℃-30℃的温度利于蚜虫繁殖和迁徙。进入5月以来,气温明显上升,为蚜虫提供了温床,短时间大量繁殖,导致虫害要比往年严重,今年园林虫害防治任务更加严峻。
为何年年防治还暴发?
今年蚜虫来势汹汹,绿化部门也加大了灭虫力度。早在去年11月,养护单位就对越冬成虫进行防治,减少成虫基数;今年3月底,栾树开始长嫩芽的时候,绿化部门给栾树采用了“根灌法”治疗,对树木的根部外围开挖,把药水从树根灌进,再通过植物蒸腾输送到树枝树叶,等到蚜虫啃食叶子时就被毒死。除了“根灌内服”治疗法,绿化部门通过喷洒农药“外敷法”进行灭虫。
“灭杀蚜虫易,一网打尽难。”李杰解释,蚜虫是一种孤雌性胎生虫,即单性生殖、同时又是胎生的一种生殖方式,通俗来说,就是一只雌性蚜虫就能繁衍,一年能繁殖数代,完成1代只需20多天,而且刚出生的蚜虫体内就有胚胎了,给栾树打药时,哪怕漏掉一片树叶上的一只虫,一周后这只虫就会繁衍出大群落。
“今年蚜虫之所以大暴发的重要原因是特效药失灵。”李杰告诉记者,近年来,无锡在防治蚜虫上不断探索新药物,此前绿化部门采用了一种特效药,防治效果明显,但几年下来,狡猾的蚜虫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效大打折扣。同时,蚜虫有“报复机制”,即使绿化部门通过各种防治手段消灭了90%的蚜虫,剩余10%的蚜虫会感知到种群数量减少,进而报复性繁殖,繁殖速度比正常高达10倍,也给虫害防治带来一定难度。
追问
能否更换行道树树种?
针对栾树滋生蚜虫的现象,也有市民提出能否更换树种?绿化专家表示,这个方法不现实。事实上,蚜虫是一种普遍危害性虫害,蚜虫除了寄生于栾树,红叶石楠、夹竹桃、木槿等行道树发芽都会产生虫害。因为栾树在锡城街头的亮相率高,所以蚜虫的密度往往比其他树种高。据统计,目前市管绿地共种植余株栾树,数量仅次于香樟,太湖大道、凤翔路、隐秀路、贡湖大道都是以栾树为主的道路。
“能够成为行道树并保留至今,一定是经过综合的考量,不能光盯住一个缺点就否定树的价值。”无锡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徐勤明说,栾树是无锡的乡土树种,不仅适应无锡的气候,存活率高,天生还有一副好“皮囊”:夏天开黄花、秋天结红果。对于城市绿化来说,行道树的选择应体现生物多样性,而不是单选哪个种属的树。每一种树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换成了单一的树种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后患。因此,市民提出的更换已种植的栾树不现实。
不过,考虑到病虫害这个“硬伤”,绿化部门也在新的行道树中控制栾树的种植比例,“一方面不会大规模种植栾树,同时优化种植地点,尽量不在道路、停车场周边种植栾树,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李杰表示。
蚜虫虫害何时能缓解?
“事实上,在园林系统中,园林植物、天敌、病虫害等微生物都有一定的地位及特定的关系,在环境因素下,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和谐’的状态,从而维持生态平衡。”绿化专家说,处于园林生态系统中,病虫害也是一份子,有其存在的生态位,彻底消灭病虫害不可能做到,也不符合生态的要求。因此,综合防治就是在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以园林植物为中心,对各因子进行研究,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将虫害控制在经济、观赏允许的水平之下。
既然“虫灾”无法彻底消灭,那么如何将病虫害控制在合理水平?接下来,绿化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物理+化学防治,同时升级植保设备,采用大功率喷药机械,新设备射程远、喷洒均匀、无死角,可大大提高灭虫效率。针对蚜虫产生抗药性,目前绿化部门正在研发新药物,减少虫害对树木的侵扰。若为这种“油腻”觉得烦恼,市民朋友出门最好做好眼、鼻、口防护,可以选择给车子穿上罩衣,减少植物虫害对生活的影响。
由于蚜虫以吃嫩叶、嫩梢、吸吮汁液为生,到了5月底,树木不再长嫩叶,蚜虫的食物就会大量减少,虫子数量也会大规模减少。另外,根据蚜虫生活习性和气候影响,蚜虫也会越夏“避暑”,有的蚜虫会“转主寄生”,届时蚜虫虫害将得以缓解。(江南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