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生活环境 >> 温室种植草莓,了解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品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草莓种植面积居世界小浆果生产之首。冬春两季,雨雪日数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生产优质草莓。
并且,冬季的元旦、春节和3月至5月的早春季节,市场对优质草莓需求大,价格高。种植越冬草莓可以获得较好的种植效益。因此现对草莓的主要种植工艺进行总结,以供果农推广借鉴。
一、生长习惯
草莓生长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草莓喜水,但不耐涝。其根系较浅,蒸腾作用大,需水量大。草莓喜暖凉气候环境,适宜幼苗生长的温度在20℃~25℃左右,适宜花芽分化的温度在10℃左右。
草莓夏季,如温度高于30℃且光照较强,应进行遮荫处理。草莓喜光但耐阴。适宜的光强为~lx。光照强度高时,主茎短而粗壮,果实味道好,但果实小。当光照强度较弱时,植株瘦长缓慢,果糖低,收获时间长。
二、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浅休眠、抗逆性强的草莓品种,有99号、燕梨、兴香、京藏香等。
三、草莓苗选择
选苗标准为无病毒苗,根系发达,白色根多,叶片膨大4~5片,叶柄粗短,叶厚,根茎厚0.8~1.2厘米,苗重20~25克,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四、定植前准备
1、整地施肥
大多数草莓根分布在20厘米土层。提前处理幼苗地块,耕作后平整地面,施烂堆肥公斤/亩,并应用有机肥料40公斤和腐烂污泥20公斤。
2、起垄
制成南北高垄,垄面约80厘米宽,垄宽为20厘米,垄高为25厘米。每行种植33厘米×30厘米,每行2行。
五、定植管理
1、定植时间
草莓苗在8月25日左右移栽,阴天或晴天16:00后移栽有利于缓苗。
2、定植方法
要注意适当的种植深度,以“不埋心上面,不暴露根底部”来定向种植,草莓茎背弓向垄的两侧,确保水果挂在两边的斜垄上,减少水果的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便于采摘。
六、定植后管理
1、温湿度管理
大棚内温湿度控制一般通过切换排风口、升降保温、采用膜下滴灌、无滴灌多功能大棚膜等方式进行调节。当气温降至8~10℃时(10月5日左右),宜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2~15℃。
2、水肥一体化管理
水肥管理原则是总量控制、阶段性调节、少量倍数,根据草莓不同生育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种植期,浇水浇透;花芽分化期,75千克/公顷复合肥加水处理20分钟。
现蕾期,40千克/公顷复合肥加水处理30分钟;果实膨大初期,75千克/公顷复合肥加水冲施50分钟,采摘中期,75千克/公顷复合肥加水冲施30分钟,应根据土砂适当调整。晴天早晨喷叶面肥,每15天喷一次,棚内无雾为佳。
七、花果管理
1、放蜂授粉
草莓开花后,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容易授粉不良。每个日光温室应在开花前一周放置一个蜂箱以协助授粉。为了提高草莓的结实率和质量,蜂巢被安置在棚子的中心。喷洒时要提前将蜂箱移出日光温室。
2、疏花疏果
第一次结果后,第一花序中留有12~15个果实,第二花序中留有6~8个果实。其他小花、小果和畸形果应及时摘除,置于日光温室外销毁。
3、采摘枝叶
整个生长期及时去除黄化的老叶和病叶。在开花和结果期,每株草莓保留6~15片功能叶片。
选芽、摘除匍匐茎
拔除先端花序后,每株选择2~3个较强的芽,其余的摘除。在整个生长季节去除匍匐茎。
八、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
发病初期可喷克/升的唑二吡啶悬浮液-倍液,或50%吡啶草胺0倍也,或30%氧苯甲酸倍液,或4%吡啶核苷水倍液。
2、病毒病
首先要切断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之后可以使用15%异丙威烟剂防治蚜虫、粉虱感染,每平方米剂量大概是~克,早发性病毒也可以使用20%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
3、红蜘蛛
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0倍液,或34%蛇绿石悬浮溶液0倍液,或72%蛇绿石乳油倍液,或55%硫卡隆乳油倍液,或43%联苯肼酯乳油倍液进行防治。
4、蓟马
蓟马主要发生在草莓开花期,在阳光和高温环境下活跃。由于喜甜,蓟马主要危害雄蕊、花瓣和幼果。用锉刀吸嘴锉刀将雄蕊伤成黑色,阻碍果实受精,导致果实畸形授粉不良。
花瓣从边缘变棕而干燥,果实被伤害后未膨大,造成盲果。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倍液体,或1.5%除虫菊酯1倍液体+1倍液体有机硅,或25%噻虫嗪倍液体进行防治。
温室草莓栽培应根据栽培条件进行科学管理和种植。根据种植期具体情况选择品种,做好草莓苗选择后进行整地施肥和起垄工作进行定植。
做好定植后的温湿度管理、水肥一体化管理以及放蜂授粉、疏花疏果、采摘枝叶等花果管理,确保草莓种植后生长旺盛、开花快、结实快;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草莓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