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种类有: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六星瓢虫、双七瓢虫、十星瓢虫、异色瓢虫、二十八星瓢虫、澳洲瓢虫、十三星瓢虫、刀角瓢虫。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的下颚须是它的主要触觉和嗅觉器官。七星瓢虫经常在蚜虫的寄主植物上爬动、搜索,当下颚须触到蚜虫时,能迅速地用上颚咬住,将蚜虫吞食。
二星瓢虫
以成虫在树皮缝、墙缝等隐蔽处越冬。次年早春出来活动,以7-8月活动最盛,广泛活动于麦田、亚麻及林木果树的蚜虫群中,成虫和幼虫捕蚜虫为食。
六星瓢虫
成虫与幼虫都是肉食性,以多种蚜虫与木虱为食。瓢虫的生活周期约需4周,故每年夏季可繁殖数代。幼虫细长柔软,通常灰色,具蓝、绿、红或黑色斑,以其他昆虫或虫卵为食。
双七瓢虫
双七瓢虫国内主要分布于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江西等省。
十星瓢虫
6月初幼虫老熟,入土化蛹,经10天后蛹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成虫出现,继续为害叶子,羽化成虫经8天左右开始交尾,9月末产卵,每头雌虫产卵~粒,以这次卵越冬。
异色瓢虫
异色瓢虫具有迁飞习性,是其适应气候条件、维持种群繁衍的一种能力。异色瓢虫越冬回迁、春季的迁出时间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末,秋季的回迁时间在每年的10月上旬至10月末。
二十八星瓢虫
它是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统称,以危害茄子和马铃薯为主。二十八星瓢虫典型特点就是背上有28个黑点(黑斑),这是与其他瓢虫最显著的区别。
澳洲瓢虫
喜荫蔽环境,有假死习性,初孵时,常集中取食吹绵蚧雌成虫,以后逐渐分散,原产于澳大利亚,是农业益虫。
十三星瓢虫
不论幼虫还是成虫都是益虫主要捕食棉蚜,槐蚜,麦长管蚜,豆长管蚜,麦二岔蚜,小米蚜,荷缢管蚜等害虫。
刀角瓢虫
色泽的分界不明显。雄性外生殖器弯管囊的外突及内突不明显,阳基的一侧有侧突,侧突的末端及其不对称的两个方向着生细毛束;中叶弯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