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依托杨凌科技,沙土地种出彩色小麦农业科

发布时间:2025/6/22 13:02:06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党菲近日,记者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彩色小麦良种繁育生产试验基地看到,这里今年在10.2亩沙土地上示范种植的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彩色小麦育种项目组选育的“秦紫2号”“秦紫3号”“秦紫4号”“秦蓝1号”和“雪麦(小偃9号)”5个彩色小麦品种整体长势良好,今年虽然遭遇冬春连旱,开春以来又遭遇小麦条锈病重度发生,但这5个种植在号称为“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上的彩色小麦品种经受住了逆境胁迫和病虫害的多重考验,预计产量每亩在公斤左右。肥水科学管理及时防病治虫“为什么要在沙土地种植彩色小麦,普通耕地种植彩色小麦不是更好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何一哲。“现在由于我国农耕地面积缩减形势严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们除必须坚守基本农田的红线外,也必须向盐碱地、沙土地等中低产田要粮食、要效益。由于彩色小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我们希望通过沙土地种植彩色小麦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振兴探寻新途径。而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沙壤土类型较多,陕西渭河两岸、黄河滩地的沙土地面积也较大。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今年在沙土地上试验种植彩色小麦情况来看,只要加强肥水科学施用管理,有效培肥地力,在沙土地上也能生产出高营养高效益的彩色小麦”,何一哲说道。在去年和今年不利的天气条件下,生长在沙土地上的彩色小麦能够耐受住干旱和病虫害,有什么秘密?何一哲说,一是在品种选择上,“秦紫2号”“秦紫3号”“秦紫4号”“秦蓝1号”和“雪麦(小偃9号)”5个彩色小麦品种由于在选育过程中其遗传基础就与普通小麦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抗病性方面就优于普通小麦;二是在水肥管理方面,采用了“有机无机配合、冬春灌结合”等措施,亩施农家有机肥55千克,撒可富小麦专用肥50千克,确保了彩色小麦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肥力和水分分期供应基础;三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做到了预防预治、早防早治,3月底在小麦苗期,喷施戊唑醇和阿维菌素预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害,同时在4月下旬,进行“一喷三防”(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从而保证了彩色小麦在沙土地上种植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据悉,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建设的彩色小麦良种繁育生产试验基地是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大力支持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彩色小麦育种项目组与西安沣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稼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施。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在彩色小麦的培育和推广发展道路上,何一哲已倾注了27年的心血。自年开始,他用在秦巴山区蹲点科考时发现的一株野生紫粒小麦,最终培育出了国内第一个高铁锌黑小麦“秦黑1号”并获国家发明专利,被誉之为“血麦”;此后他通过紫、蓝、白三色小麦互相组配,进行小麦变种间远缘杂交,年复一年的杂交、播种、选择、收获,再杂交、再播种、再选择、再收获,27年光阴荏苒,终于培育出了近万份的五颜六色彩色小麦“集群”。从育种经过来看,何一哲说,彩色小麦是通过常规杂交、系统选育而培育出来的天然品种。通过一代种植,二代分离,世代相继选育,并非转基因作物。其品种普遍具有野生种的抗旱、抗病、抗逆等特征特性。此外,他们还对彩色小麦的营养成分和开发、发展价值以及彩色小麦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等进行了多年的深入分析和试验研究。年3月已将高铁锌黑小麦“秦黑1号”(血麦)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独家转让给了“陕西稼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加工生产出了“高铁锌天然血麦粉”和“高铁锌即食血麦粉”产品进入京东旗舰店销售,并入围央视中国民族品牌支持计划。他们还利用多种颜色和不同品质类型的彩色小麦品种(系)开发生产出了彩色小麦全麦粉、石磨面粉、黑麦仁、黑麦片、黑麦挂面、黑麦锅巴、黑麦面包、黑麦饼干、黑麦酥饼、黑麦月饼、黑麦酒等多种产品,扶持和发展了全国各地不少的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黑小麦食品加工营销企业。何一哲副研究员领衔的彩色小麦研发团队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年7月,他们获得了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年12月,他们又获得了年度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近三年来,何一哲副研究员和他指导的20多名大学生们已经在全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了23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9项,省部级奖6项,地市级奖8项。不仅推动了彩色小麦产业发展,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年青有为的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编辑:任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