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使用这几招,低年级语文课堂指导对话朗读有

发布时间:2025/5/21 12:04:46   
读是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但我们的孩子学得怎么样呢?有的孩子喜欢拖长了调读书,像唱歌一样,俗称“唱读”;有的孩子不管什么体裁的文章,从头到尾读的都是一个调,读不出自己的体会,没有自己的感受。对话朗读是一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的朗读训练点,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单元重点都有读好对话的要求,并匹配了角色丰富、贴近孩子们生活、令孩子们喜爱的故事或童话。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叶老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我的课堂、我的笔记里面都会渗透很多学习方法。今天我就以一下的课文为例谈谈低年级对话朗读训练的常用方法:一、借助插图,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读好对话一年级课文都有和内容相配的图画,这些图画色彩鲜艳,生动传神,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如15课《文具的家》,在学习妈妈和贝贝的谈话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中妈妈的表情,感受妈妈听到贝贝的话吃惊、生气的心情,而插图中贝贝的动作、神态更生动,她两手一摊,眨着一双大眼睛,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直观的图画更能让低年级儿童体会人物的心理,从而读好对话。二、创设情境,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对话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如《棉花姑娘》一课,在指导棉花姑娘说的话时,先创设情境,体会心理:如果你是棉花姑娘,身上的叶子被蚜虫咬了一个个大窟窿,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请燕子治病呢?如此的情境创设,拉近了孩子与文本人物的距离,更容易体会人物心理、心情,从而入情入境地读好对话。三、抓提示语读好对话这是指导读好对话最容易的抓手,也是学生最容易习得的方法。提示语是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活动等,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揣测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3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