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烤烟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烟叶生长过程中,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烟草炭疽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蛙眼病、烟草赤星病等,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等,常见的病毒性病害主要包括烟草花叶病等。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病害,都会使得受害株体发生病毒性花叶病,表现出的特点为高湿、高温,此时若对病株施加氮肥则会导致病情加重,而不同类型的烤烟病期发生为害有各自特性。1.1 烟草黑胫病感染此类疾病的烟株,其根基部在苗期易出现黑斑,或在株基底层叶的周围出现暗绿色水渍状轮纹状斑块,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扩延,最终直至株苗茎基处,向四周蔓延扩展与环绕。大田烟株感染此病害时,常见在茎基处出现大量的水渍状斑状病斑,并依次向周围逐步扩散,并由下向上导致叶边逐渐凋零泛黄,并出现根部腐烂发黑直至株体死亡枯萎。感染此病害的主要原因包括品种易感染病变,季节性高温多雨,土壤为连作地并有较高的含水量,不当地偏施氮肥等肥料,部分植株具有较差的抵抗力等均易导致感染此类病情。1.2 烟草炭疽病此病发生时,植株叶片上呈现出暗绿色水渍状小点,并逐渐向四周扩散,最终形成圆形病斑,病斑在中央处凹陷四周边缘出隆起,颜色由灰白向黄褐色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加重病斑之间逐渐相互合并,最终导致整片叶枯焦皱缩,更能引发整个植株、整片苗地死亡。此病情可发生在植株的叶柄、叶脉、根茎处,幼苗发育阶段的大十字期为主要发生阶段,在成株期影响较小,常见发生于底叶。发生此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苗床种植于带菌土体上,或育苗时的苗种即为带菌体,播种阶段未保证苗床排水顺畅、植株缺乏光照等,除此之外,极端天气所致的气温多高或过低、多降雨等也可引发此病害。1.3 烟草赤星病(褐斑病)此病害发生时,病斑呈针头状暗褐色,并随着发展从烟株底下部逐步扩展至叶片上部,并且病斑上的带轮纹直径逐渐增大,最后形成相互组合,导致病叶局部或整片植株枯竭致死。此病害主要发生于植株旺长期,并一直可延续在打顶抹芽期。此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环境为低洼渍水、偏施氮肥、极端天气等。烟草植物1.4 烟草蛙眼病发生此类病害时,呈现出暗绿色的病斑并随着病情发展逐步扩大,向暗褐色转变,并逐步变化为棱角形、近圆形等,并在中央区域内呈现出灰白色。主要发生时间段为发苗期至大田期,此阶段内随着叶片的成熟老化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通常发生此类病害的主要因素包括极端天气、过热过高气温、偏施迟施氮肥、氮磷钾比例不协调以及不及时收割等。1.5 烟草青枯病烟草青枯病是我国烟草植株中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其在苗期发病并且为害严重、分布广,可一直蔓延至植株大田期,并在大田顶期打定后为害最为严重。发生此类疾病的植株多表现为株体枯萎,患病初期病株常见某侧层叶日间凋萎并下垂,夜间调整后可恢复,并在萎蔫一侧出现褪绿条斑呈现青色叶片,因此本病又被称为为青枯病。到了病发中期,病株一侧叶片呈枯萎状,另一侧表现为正常叶片。发展至病情后期,整片烟株萎蔫直至枯死。此类病害的发生主要是与品种的抗病性能有关,有良好抗病性能的植株发病较轻,而老品种发生此类疾病的概率较大且更为严重,此类病害集中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时段内,在渍水地发病严重。1.6 烟草野火病此病情发生时,植株叶片上呈现小型圆褐色病斑,并伴有较大的黄绿色晕圈,病斑之间连接在一起可形成大面积不规则的坏死斑块。此类病害受高温暴雨、高湿多风等气象影响较大,随着天气的变化蔓延迅速。此外,不良排水、低洼地质、施肥不当、抗病性差等也成为诱发此类病害的重要因素。1.7 烟草花叶病此类病害包括普通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两种。病发过程中,普通烟草花叶病表现为花叶颜色深浅不同,表现出畸形、萎缩的症状。而黄瓜花叶病与之病症相似,部分还可表为叶脉坏死等病症。此病情主要发生于苗期、大田期,通过受风吹种、蚜虫迁飞等传播,并在打顶抹芽阶段由人为传播。2 防治措施2.1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抗病品种,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同时,结合对苗床、种子的消毒实现壮苗无病培育,进而彻底消灭病菌,此时可利用非蔬菜地和老苗通过使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对已成苗床进行消毒。随后科学浸种,用清水冲洗后完成催芽。要在苗床种植过程中及时定苗、间苗,提升土壤的透气度、为植株汲取养料做准备。控制苗床的湿润度,在薄膜覆盖期不能浸灌,而是注意排温。通过实践种植经验可知,在烟苗种植间距合理的条件下,对苗床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可有效防治苗体发生猝倒病,抑制炭疽病的产生。对其施加有机肥时,不得选用烟叶、烟杆、马铃薯、番茄等植被的茎叶。同时要把控施肥的科学性,不得将田间落叶、收集烟叶后的烟杆、顶芽杈芽等混入有机肥料中。在轮作过程中,将石灰撒施到烟田间,实现对田间的消毒。对于耕种土壤可利用水旱轮作的方式大大提升土壤肥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2.2 化学防治在苗床发育阶段,可以利用化学消毒剂对烟草病害进行防治,并合理选择药剂保证烟苗移植后有较高的成活率。此时,主要是利用代森锌、百菌清防治烟草炭疽病,对野火病的防治利用农用链霉素,针对烟草蛙眼病、烟草赤星病利用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进行防治。同时,结合对烟蚜和烟青虫的防治,在苗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利用适宜药量,选择针对性的化学试剂,降低害虫病毒的传播,防止烟草被感染。2.3 生物防治在利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措施基础上,可利用生物防治进行病害防御。降低植被、土壤中农业的残余量、提升烟草种植的生态效益。常见的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无毒菌株分离农药残留物,或是采用灭活性青枯细菌对烟草根部进行处理等。2.4 烤烟种植中常见病害综合防治2.4.1烤烟黑胫病的防治可通过轮作对已发烤烟黑胫病的种植地进行种植,对头年发病的烤烟也要进行种植地的轮作。合理地早栽,在田间起垄时进行栽植可防止种植过程中形成大量积水。在植株移种时,要利用霜灵锰锌进行移植前后的消毒,同时利用此类试剂对易发病地区进行连续施药。在烤烟黑胫病初期,可选择不同的方案进行消毒与防治。如连续使用一周的甲霜灵锰锌浸根淋喷根部;采用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灌根,并在一周后复喷;在烤烟提苗时用移栽灵混合硝酸钾进行灌根;择强抵抗力烤烟种进行更重,降低病株数量,配合适当的方法除去病株。2.4.2烤烟赤星病的防治利用科学的试剂对烤烟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叶面喷湿,降低赤星病的发生率。在此阶段,可利用早栽提升苗株质量。对已出现烤烟赤星病的植株,可利用适宜的药剂对症下药。例如,利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赤星杀手(多抗霉素)水剂、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B(宝丽安)可湿性粉剂对烟株打顶期进行雾喷,一般以7d为喷洒周期,以控制赤星病不再流行为目标。为提升种植产量可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3 结语为提高烤病害防治效率,应重视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并要科学选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相关工作的开展应从实际入手,从而提高防治工作开展的效率,以提高烤烟种植产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