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硫磷)和甲基(甲基对硫磷)能防治哪些农业害虫?一、和甲基常用的加工品种,主要有50%和甲基乳油;1%与3%六六六混合粉剂(简称“乙六粉”);1.5%甲基与3%六六六混合粉剂(简称“甲六粉”);3%和3%甲基粉剂等几种规格。从当前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由于混合粉剂的杀虫效果显著高于单用,且使用方法简便,比较安全,适用范围广,它在防治中的地位已日趋显要。已成为代替单用六六六、滴滴涕的重要药剂品种之。和甲基主要是用于防治棉花、粮食、果树、森林等多种作物上的多种害虫。二、50%和50%甲基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我国北方有些地区常用的稀释液拌麦种、玉米等种子,对防治地下害虫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具体用法:1、兑水倍数:用作拌小麦种子应按1:倍;用作拌玉米1:70倍。2、稀释药液和种子的比例:小麦、玉米种子,每10斤药液加入斤种子。拌好后还要闷上4~6小时左右,以使种子能充分吸收药剂,然后再行播种。用50%乳油1斤,兑水50~80斤,搅动均匀,用喷雾器把药液喷到0斤小麦种子上,并堆闷4~6小时后,就可以播种,也能有效地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盐碱土上拌种,要提高药液浓度一般1斤只能拌斤麦种)。但残效期较短,般仅能维持20天左右。在后期最好能补撒一次毒饵或适当增加些药量,对延长有效期和全苗是有利的。此外据浙江嘉兴、平湖等县治螟的经验,每亩用50%乳油高达3两,兑水8~10担泼浇,施药两次,前后相隔8天,其螟虫死亡率在96%以上,枯心苗可以压到0.5%以下,药效能维持7天左右。三、混合粉剂及粉剂。“乙六粉”或“甲六粉”主要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每亩用混合粉2~3斤,拌上塘灰或湿润细土20~30斤,或兑水8~10担,作毒土撒施或泼浇以防治螟害的枯心苗、白穗的效果都很好。经实践使用证明,混合粉剂治螟效果优于单用同等数量6%六六六粉剂,枯心苗比单用减少50%左右,且能兼治稻飞虱、叶蝉、稻苞虫、稻象鼻虫和稻纵卷叶虫等,比单用磷制剂来得安全,还能避免或延缓螟虫对六六六、产生抗药性。这对打破过去一直沿用单一六六六粉剂治螟的习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防治棉铃虫、红铃虫等棉花后期虫害,每亩用“乙六粉”或甲六粉4~5斤据江苏灌云县用“甲六粉”防治大豆豆秆蛇潜蝇效果最佳,单株虫量平均只有0.8头,比对照减少78.14%,增产效果可达31.74%由于混合粉剂在防治水稻螟虫和棉花后期虫害以及其它害虫方面效果非常优异,使用简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了避免因长期贮存低浓度混合粉剂而受分解减效的损失,不少地方在使用前自行配制,其药效亦不低于工业生产的产品。现将配制方法介绍于后:例如配制“乙六粉”的比例是:用50%乳油2斤,6%六六六粉剂50斤,干细土42斤,水6斤。操作程序:先将干细土和六六六粉剂轻轻地均匀地混合,其次把2斤加水5斤(应留下1斤左右的水做冲洗喷雾器用)倒入喷雾器中搅动均匀盖好盖头并加足压力,将药液均匀喷到六六六药粉及混合好的干细土上,边喷边用铁锹或扬锹轻轻地拌匀拌透,防止粉尘飞扬,最后用留下的1斤左右的水冲洗喷雾器,再喷到土上。2、这样便是1%和3%六六六的混合粉剂了(配好的混合粉,要当即用完,如确用不完,应送入专仓贮放,并严格管理)。如需配制“甲六粉”则用50%甲基乳油8斤,其佘操作过程完全和“乙六粉”相同。这个配制工作,要十分注意安全,在工作时一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所有操作过程,均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能麻痹大意。3%或3%甲基粉剂,凡是乳油能防治的害虫这两种粉剂一般也都能防治,每亩喷施3~5斤或配以干细土撒施,均能有效地防治棉花和水稻上的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象、棉叶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象鼻虫和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稻螟虫、稻纵卷叶虫等害虫。粉剂药效期较短,一般只有4~6天,施药适期要掌握好。四、25%乳粉,这是近来发展的新剂型,据各地广泛试用,防效优于乳油且使用方便、安全。如河南新乡地区试用25%乳粉加水0倍,喷雾防治蚜虫,48小时效果达94%;河北邯郸用0~2倍,24小时防效即达92.2~98%;又如浙江农科院每亩每次用3~4两乳粉,作泼浇防治三代三化螟虫,死亡率可达95.83%。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