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唐朝诗人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九诗》:“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诗中的“萍蓬”是“浮萍”和“蓬草”的连称,分属两物,与本文所指的“萍蓬”并无直接的相关。“浮萍”这一类的植物,在水面上漂浮不定;“蓬草”则是菊科飞蓬属的植物,果属上具有冠毛,成熟后随风飘扬,因而“萍蓬”二字便被用来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本文所谈的“萍蓬草”并不是漂浮不定的植物,它的根部是固定在水底的泥土之中。防治水绵(苔)可用硫酸铜喷洒于水中,幼苗期喷洒浓度为3-5mg/L,成苗期为30—50mg/L。蚜虫可用—倍的敌百虫、敌敌畏或用50%乐果乳剂倍均可起到杀虫的效果。
斜纹夜蛾等虫类可用—倍的敌杀死喷洒于叶的表面可起到杀虫的效果。螺蛳类可用茶饼、生石灰、黄姜粉等均可达到杀虫的效果。还有田间管理法,即不断地清除水绵与杂草。萍蓬草为乡土植物品种,耐污染能力强,尤其适宜于淤泥深厚肥沃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湖泊环境生态恢复工程中,可作为先锋植物品种进行配置和应用。萍蓬草的根系发达,对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好,人工湿地建设时,可将其应用于湿地系统末端的强化处理工艺中,以可提高净化效果。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