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灌云大豆示范基地近年来,灌云县“大豆+豆丹”综合种养面积不断增加,为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灌云县进行了“草莓-大豆+豆丹”高效种植模式探索。1.草莓生产技术1.1茬口安排大棚草莓采用匍匐茎育苗法,育苗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10月上中旬定植,1月上中旬开始采摘,翌年4月初采收清茬结束。然后耕整灭茬,于4月上旬种植大豆。亩产草莓kg,平均销售价格16元/kg左右,亩产值3元。1.2品种选择及种苗准备草莓品种主要选用受当地市场欢迎的章姬、红颜、久香等品种。第一年新种植户最好购买成品苗,次年自繁自用。1.3苗圃选择及施肥整地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光照充足光、排灌方便的大棚进行种植。3月中下旬整地消毒,大水漫灌,退水撒生石灰Kg/亩,薄膜覆盖、封严,消毒一星期。去膜晾晒、耕翻,每亩施用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的商品有机肥~kg,或有机无机复混肥~kg,或腐熟优质有机肥1kg+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70kg。整地畦宽-cm,畦间挖排水沟,沟宽30cm,沟深20cm,可在中间铺上滴灌带。清明前后定植种苗用于繁育成品幼苗(匍匐茎繁殖法)。1.4适时整地定植9月底10月初二茬豆丹收完,立即灭茬、消毒、整地。晾晒完立即使用旋耕机进行第一遍旋耕。之后,每亩撒施充分腐熟农家肥-0Kg或根据产品说明撒施商品有机-1Kg,氮磷钾(15-15-15)复合肥30-40Kg,过磷酸钙30-40Kg,用于第二遍旋耕,深度至少保证30cm。有条件的,可以多旋耕几次便于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大棚宽6米,棚内起6垄,为促进草莓生长用专业起垄机起垄,垄面上宽40-50cm,下宽60-70cm,垄距50-70cm。人工稍加覆土踏实,一定保证土不易塌陷。选择具有5~6片叶,叶色浓绿的草莓苗于10月上中旬的晴天傍晚或阴天定植。每垄定植2行,行距18-22cm,株距16-20cm,亩定植0-00株左右。草莓弓背一律朝向垄外,定植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每垄中间铺灌设滴带,喷水孔眼向上,带上盖膜,一周内浇足水,使垄面保持湿润。1.5合理调节温湿度采用铺盖地膜定植,铺盖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孳生、降低棚内湿度,同时隔绝草莓果实与泥土的接触,减少病害,保持果实美观和清洁卫生。10月中旬后即对大棚覆盖棚膜,当气温进一步降低到0℃左右时,晚间注意加盖无纺布制作的保温被。根据草莓生长需求和天气、温度等情况,严格掌握开棚、关棚时间,同时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以有效减轻病害发生。注意应用多层覆盖提高大棚生产性能,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克服低温连阴雨雪等不良气候的影响。一是要加盖无纺布制作的保温被(其厚度在g/m2以上)。1.6肥水管理在草莓整个生育期中保持土壤湿润以“干而不旱,湿而不涝”为原则,以满足草莓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可用水肥一体化进行营养与水分补充。定植完后,每天一遍水,直至成活。以后至开花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亩滴灌8~10m3,同时加施2~3kg滴灌专用肥(滴灌专用肥氮、磷、钾配比为20∶20∶20)。开花至膨大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5~8m3/亩,同时施用3~5kg滴灌专用肥(肥料氮磷钾配比19∶8∶27)。采收期每10-15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6~8m3/亩,同时施用3~5kg滴灌专用肥(19∶8∶27)。采收后期酌情减少灌水量。每次加肥时,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1m3水中加入1kg肥料,防止浪费肥料和造成系统堵塞;每次施肥前和结束后都要用清水灌溉3~5min,以冲洗管道,防止系统堵塞。1.7放蜂辅助授粉冬春大棚内传粉昆虫少,掌握在草莓初花期,每棚放入一箱熊蜂或蜜蜂实施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棚内熊蜂或蜜蜂通过自然采蜜一般取食不足,难以维持正常活动,要适当加喂砂糖,尽量减少损耗。1.8去枯枝摘老叶为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菌蔓延,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枯叶和抽生匍匐茎,一般每株保留5~6片功能叶就能满足草莓生长发育所需;注意在摘老叶同时一并做好疏花疏果,以减少畸形果,每株留5~7个果,以保证果形周正,提高商品率。1.9病虫害防治草莓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使用化学农药,对苗期草莓炭疽病,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雾,每隔7天喷雾1次。育苗期可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或40%嘧霉胺悬浮剂等喷雾防治灰霉病病,各药剂交替使用,重点喷洒叶背。采摘期不可采用农药防治。发病较重情况下,掌握在大棚草莓结果后,优先选择低毒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等,依据生物药剂特性,于阴天或傍晚使用。2.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技术2.1大豆品种选择大豆选用适宜豆丹养殖的品种。2.2播种准备在草莓采收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地膜和草莓植株,4月上旬开始种豆,在垄两侧种植大豆,每垄种植2行大豆,用种量为10斤/亩,采用人工播种或者手推播豆播种,保持垄两侧中间行距40cm左右,株距22cm,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等工作,播前进行药剂浸种或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根腐病等。为了防治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的0.3%;或用多福合剂拌种(多菌灵与福美双为1:1),可以显著降低根腐病发病率。2.3田间管理大豆种植密度为0~00株/亩,行距不低于40cm,确保大豆开花前行间充分通风透光,提高大豆绿叶数和叶片厚度。在大豆初花期前后(5月下旬6月上旬)采用无纺布挂卵袋的方法,每亩放豆丹卵10—0粒左右,均匀分布在田中。6月下旬至7月上旬捕尽豆丹后,采用小型大棚粉碎机将大豆植株粉碎,及时耕翻整平畦面,在7月10日前及时播种第二茬大豆,行距40cm左右,株距22cm,大豆种植密度为0~00株/亩,在大豆初花期(7月底8月初)采用无纺布挂卵袋的方法,每亩放豆丹卵10—0粒左右,均匀分布在田中。在幼虫2~3龄期应及时疏密补稀,使幼虫都能及时采食足够的叶片,同时降低幼虫运动量,降低体内营养消耗;投放25至30天后,及时采收上市,对于保种的,要保持地面疏松不板结,便于5龄末豆丹入土,同时疏通田间沟系,防止畦面积水,与9月底至10月上旬,大豆成熟后及时收割大豆。采用该模式可收获两季豆丹、一熟大豆,豆丹产量-公斤/亩、大豆产量80-公斤/亩,亩产值元以上。该模式亩产值可达4万元以上,亩均增收1.0万元以上;但由于大棚种植人工成本及市场等客观条件,该模式单户应用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20-30大棚为宜。可根据生产条件和规模推广应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