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有机模式下蚜虫为什么少
在“六不用”(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激素与转基因种子)生态农业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庄稼、蔬菜和果树生病少了,基本不用打治病的药(葡萄病害特别严重,我们对葡萄也进行了六不用实验,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更有意思的是,按“六不用”模式种植的小麦、花生、苹果等较少招蚜虫,而用化肥种植的则容易招蚜虫和红蜘蛛。
为什么在“六不用”有机模式下蚜虫少发生?
对于其科学机理,目前我们还不能解释,需要昆虫专家来做深入的研究。推测可能的机理是:
一是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中,植物根系健康,植物健康,植物本身自有的化学防御能力提高;
二是天敌发挥了重要作用,瓢虫、食蚜蝇、螳螂等都喜欢吃蚜虫,没有农药天敌得以自然繁殖;
三是有机模式下,蚜虫的食物来源广,蚜虫没有生存压力,自然繁殖率下降(动物学家发现当物种出现生存压力时会大量繁殖后代以保证种群不灭绝)。蔷薇科与豆科植物更容易被蚜虫取食,我们种植了一些志愿者植物吸引蚜虫;
四是蚜虫出现与干旱有关,当雨季来临后蚜虫密度自然下降。蚜虫出现后,有人建议用生物农药。当研究生们去购买生物农药时,农药销售商笑着对学生说:“你是要真的还是要假的?”真的效果不好,假的就是在生物农药里加化学农药,这个效果好。
弘毅生态农场当然不要假的。个别年份,蚜虫出现后,我们采用中草药提取液、草木灰治理。非常让我们高兴的是,蚜虫天敌瓢虫出现了,以后还会有食蚜蝇等天敌。经历了一场大雨后,蚜虫危害警报解除了。不打农药,千方百计恢复生态平衡,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发展生态农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来自今日头条蒋高明博士
评论摘选:
毛瑟枪米
大自然本就有自己的平衡方式,人为地破坏了,也就失衡了!
植保小贴士
蒋博士,我也是做农业的,我认同您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我们也需要知道,农药、化肥等等的是作物增产的保障,以[捂脸]前没这些东西,粮食产量能有多高,这也是个矛盾体!
水柠檬
证明你没好好了解蒋博士的生态农业理念。“六不用”弘毅农场不仅没有减产,周年产量达到吨粮数[机智]
植保小贴士
正在学习,刚才刚好刷到这个,多看看蒋老师的文章,学的更多[呲牙]
乡村陶子
对,不喷农药就会有瓢虫,螳螂这些益虫!我的果园就有好多种瓢虫。
潇湘美人
我去年种的大豆在快开花期,爬满了瓢虫,吓坏了我。后知道原来瓢虫是益虫。
生态*农业*环保*健康*人文
蒋高明主编
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弘毅生态农业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