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北京哪间皮肤科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发现美好时光#咖啡叶锈病是作为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咖啡的生产与销售。最近人们发现入侵性害虫——同型巴蜗牛,能够有效地抑制叶锈菌的繁殖。虽然这种潜在的生物控制有一定的缺陷,但相比于杀虫剂带来的抗药性,这种控制形式更具优势与价值。

咖啡的天敌——叶锈菌

咖啡叶锈菌是世界上最具经济破坏性的咖啡病菌。最初症状是在咖啡叶背出现一些最大直径为1~1.5毫米的淡黄色小圆斑点,病斑数取决于侵染程度。随着病程的进展,在咖啡叶片上出现橙黄锈色。在叶片背面,这些斑点的直径在短时间内扩大到3毫米,并有淡黄色粉状物析出。最终,严重发病会使咖啡叶片干枯,过早落叶直至整个分枝死亡,果实变黑并脱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病菌的偶尔爆发严重影响了美洲的咖啡生产,导致咖啡价格有时翻倍,有时翻三倍。自年以来,这个问题不断升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投入了大量资金。

拯救咖啡——同型巴蜗牛

同型巴蜗牛能够在咖啡叶锈菌对植物造成损害之前吃掉大量的该病菌。把一只同型巴蜗牛放在锈迹斑斑的叶子上,它可以在24小时内吸走30%的真菌。虽然咖啡叶锈菌有已知捕食者和病原体,但并没有记录该腹足类蜗牛和蛞蝓(有限的证据表明蛞蝓也进食其他类型的植物病菌)。这似乎也是第一次记录到同型巴蜗牛将它们的饮食从植物转变为真菌。

同型巴蜗牛进食

“集团内捕食”现象

对同型巴蜗牛食性的统计分析表明,同型巴蜗牛对既有叶锈菌又有蜡蚧轮枝菌(一种真菌寄生虫,是已知的叶锈菌的天敌)的叶片有明显的偏好。这种现象让人怀疑同型巴蜗牛是否同时吃掉了叶锈菌和它的天敌。但要解读这种三方关系是很困难的。有关学者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咖啡叶上的蜡蚧轮枝菌更多时,同型巴蜗牛似乎会吃掉更多的叶锈菌。咖啡叶锈病、同型巴蜗牛和蜡蚧轮枝菌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种被称为“集团内捕食”现象。

不仅仅是同型巴蜗牛,叶锈菌与蜡蚧轮枝菌,蚂蚁和两种以植物为食的昆虫——蚜虫和介壳虫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类似的保护咖啡的“集团内捕食”现象。蚜虫和介壳虫都以咖啡树为食。反过来,蚂蚁从这些昆虫身上获取糖分。

生物控制的缺陷

这种集团内的相互作用可能会稳定蜡蚧轮枝菌的数量,从而更好地长期控制或抑制咖啡叶锈菌。在这种现象中,捕食者吃掉被病原体感染的猎物。理论研究表明,“集团内捕食”可以有效地预防虫害的发生。然而,这种潜在的生物控制,一种与其他生物一起管理害虫的策略,是有缺陷的。

同型巴蜗牛是典型的入侵性害虫,也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在世界各地以柑橘类作物、葡萄、豆类、卷心菜和芥菜为食。出于这个原因,在接受采访的研究人员中,所有人都建议在探索使用入侵蜗牛作为生物害虫防治剂时要非常谨慎。

目前,关于同型巴蜗牛可能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什么,人们所知甚少。例如,同型巴蜗牛同时进食重寄生菌和叶锈菌,但如果进食太多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会导致叶锈菌比之前繁殖得更快,进而破坏咖啡种植园的生态系统吗?

未来需要做的

目前还不清楚这种“集团内捕食”是否适用于各个地区的生物防治。未来将进行实地调查,以评估同型巴蜗牛捕食咖啡叶锈菌的现象的普遍性。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种类未知的蛞蝓体内似乎有咖啡叶锈菌孢子,而且还留下了明亮的橙色排泄物。那么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被吃掉的咖啡叶锈菌孢子在被排出体外后是否还能存活?如果孢子能够存活并繁殖,那么这种生物防治的手段可能对咖啡种植者没什么好处。

这一发现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生物害虫控制形式。相反的,其他咖啡叶锈病的防治方法必须不断地进行微调,才能跟上叶锈菌对杀虫剂和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进程。这可能就是同型巴蜗牛的优势所在。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1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