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小麦拌种的实际功效,选择合适拌种剂,别被
小麦拌种,在农村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一件事,也的确给农民带来了一定好处。
但是,大部分零售店为了销售农药,会把拌种剂的作用实际放大很多倍,把功效给盲目夸张。今天,小编就非常客观地把拌种的作用给总结一下。
小麦拌种后效果图防虫、防病、增产是零售店经常挂在口边的话。
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小麦在播种下去后,会受到哪些病虫害的危害。在地下虫害方面,经常受到金针虫、蛴螬、蝼蛄的危害,尤其是金针虫,近几年的危害日趋严重,小麦出苗后,会造成断垄缺苗的情况。
地上害虫的危害,主要是苗期蚜虫,大概在3、4月份时候,主要集中在根基部和下部叶片,通过吸吮小麦汁液,对小麦造成危害,并会传播病毒病和其他病害。
金针虫危害苗期蚜虫拌种剂含有的杀虫剂成分主要有噻虫嗪、吡虫啉和氟虫腈,其中,噻虫嗪和吡虫啉是常见的烟碱类杀虫剂,对蚜虫有主要的防治作用,对金针虫的防治效果偏差。但是,由于化合物的持效期有限,对蚜虫的防治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这两种化合物发挥最大防效时间在4月份。过了4月份后,防治效果已经不理想了。
氟虫腈是防治金针虫比较有效的化合物,在金针虫发生偏重的苗前苗后均能发挥最大的防治效果,主要是胃毒作用,在金针虫取食后,发挥药效。但是,氟虫腈对蚜虫防效偏差。
接着,让我们再一起梳理下小麦苗期受到的病害有哪些。主要有纹枯病、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和根腐病。
小麦纹枯病纹枯病主要是土壤带菌,常见特征是根基部出现云状花纹,先危害叶鞘表面,逐渐侵染至茎杆上,破坏维管束结构,阻止营养输送,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当前,防治纹枯病比较有效的化合物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己唑醇。
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是低等真菌侵染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土壤带菌,当遇到湿度大不通风情况下,发病严重。在某些地方,小麦下种量45斤左右,导致播种过密,通风不好,会导致该病发病严重。化合物咯菌腈目前对根腐病的防治相对比较理想。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近几年来发生的常见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最主要的表现症状就是叶片出现黄绿斑,后期褪色情况加重,最终导致叶片整体发黄。该病主要低温天气发病较重,一旦遇到气温快速回暖,该病也会逐渐消退。防治该种病害的化合物较多,但叶面肥的使用在其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防治该种病害时候,务必添加高质量的叶面肥。
综上所述,我们明确了,小麦苗前苗后主要的病虫害有金针虫,蝼蛄,蛴螬,蚜虫,纹枯病,根腐病,病毒病,通过拌种,能够解决的靶标有虫害,纹枯病和根腐病。
在选择拌种剂成分的时候,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