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今日小暑,出梅入伏

发布时间:2023/2/21 22:25:09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气候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弓

起泥石流。

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早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早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的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进入农雨季,降水明显增多,且雨水较为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西南季风影响中,雨量较为丰沛。

农谚“小暑大暑灌死老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此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和“小暑不受早,一亩打几石”,说的都是此时雨水的重要性。

小暑农事

小暑节气前后,东北与西北地区开始收割冬、春小麦等农作物。除此之外,田间管理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小暑连大暑,锄草防涝莫踌躇”,由于这时气温恒高,降水量充沛,农作物生长迅速,田间的杂草也迅速生长。因此,应注意做好除草工作。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部分早熟的品种在大暑节气到来前就要成熟收获,此时需要保持田间的干干湿湿。中稻进入孕穗期,已经拔节,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的5至7天将“送嫁肥”施足。“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小暑时节,棉花处于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棉花陆续开花,此时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还要及时打杈、整枝、去老叶,使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协调充足,同时增强通风和透光,改善种植区内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防治病虫

盛夏高温是蚜虫、炭疽病、病毒病、红蜘蛛、斜纹夜蛾、潜叶蝇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防治时可以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并注意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农药。

科学用肥

瓜菜是需肥多、耗肥快的作物,要施足底肥,肥料要以有机肥为主。在幼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和果实第一批采收后,要分次进行追肥,做到氮、磷、钾和硼、锌、钼等配合施用。

及时采收,提早上市

大多数瓜菜可在八成熟时收获,而茄果类、豆角类则在九成熟时收获为好,如需远途运输的瓜类,也可在七八成熟时采收。总之小暑时节,一定要抓住农时,加强农作物管理,为丰收打好基础。

小暑养生

由于天气炎热,人容易感到心烦不安,食欲下降,因此防暑降温第一步要从吃开始,最佳的饮食方法是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选择清凉消暑的食品,像绿豆粥、荷叶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苦味食物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祛暑燥湿、生津开胃的作用,像苦瓜、莴苣、杏仁等都特别适合在小暑时节食用。

得注意的是,小暑时节需要补充水份,冰啤酒和饮料虽然能在第一时间让人感觉到凉爽,但是会刺激肠胃,导致食欲下降,尤其是饭后吃冷饮,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都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空调和Wi-Fi,到了炎炎夏日,许多人喜欢把空调开得特别低,而且整天呆在封闭的空调房里不出来,这样容易得“空调病”。

小编建议大家开空调的最佳温度是26℃,而且每天要定时打开窗户,增气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

午后两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出行务农尽量选择“清凉”的路线,注意休息时间,不要长时间在外暴晒。

来源:24节气网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