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8问,你想知道的这

发布时间:2022/12/25 20:33:25   
苏孜阿普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106/4322664.html

作者简介:朱渭兵,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农艺师,现任杨凌金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1、为什么脱毒薯能增产?

在不少地方种甘薯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连年种越种产量越低,结的越来越小,品质变劣,蔓变长现象。大家把这叫退化,现在人们才弄清退化是由病毒引起的。解决退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脱毒。脱毒就是将不带病毒的生长点取出进行组培扩繁、脱毒检测等。形象地讲就是返老还童,使它生长势、产量和干率提高,薯皮光滑,商品性提高,抗病性增强。一般增产30%-50%,甚至成倍增产。但脱毒薯在大田栽培,易遭蚜虫侵害,仍会重新感染病毒,导致产量逐年快速下降。因此,甘薯经过脱毒以后,第一年增产效果显著,然后逐年降低,所以引种脱毒薯并非一劳永逸,应及时更换种薯(苗)。在生产中不宜继续留种,而需每年更换新的脱毒种薯,方能保证高产、稳产。年年种植脱毒薯就能让老品种永葆青春。

2、为什么提倡高剪苗?

目前很多地区习惯上从苗床拔苗,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原因是种薯常常携带黑斑病、根腐病及线虫,拔苗容易将薯肉及薯芽基部的病原物带入田间。高剪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带病薯下地。

3、如何在甘薯田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在甘薯栽插后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保持水分,提高成活率,防止土壤板结。覆膜后因土温提高及土壤通透性改善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薯块的外观品质,达到早栽早收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覆膜可将春薯的栽插期提前10天左右,通过促早栽培分期收获,可提早于在7-8月提早供应市场,填补市场空白。亩收入在元以上,而且减少储藏风险,方便轮作倒茬。甘薯质量提高,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

4、薯苗购回家后如何保存?

薯苗购回家后将薯苗用加有杀菌剂、杀虫剂和生根粉的稀泥蘸根,放置在凉爽室内上盖塑料薄膜,早春一般可保存一周左右,夏季可保存2-3天,随栽随取。注意保持湿润,不要给叶片上撒水。如存放时间过长就要采用假植方法。

药剂如下:50%多菌灵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倍液、生根粉微量外加30%辛硫磷微胶囊剂按1:4的比例加水配好药液,加入干面土制成稀泥浆,再将薯苗基部10-15cm完全浸入稀泥浆中,使药液充分附着在薯苗表面。

5、如何确保栽苗成活率,一次全苗?

要做到栽一棵活一棵一次全苗,保温、保湿、防烧苗是关键。一般采用:(1)定根水要浇足水,一窝红薯一大碗水。(2)栽苗盖土厚度要合适,水平改良扦插法平躺深度3-5厘米,过深结薯差,过浅易受旱死苗。(3)及时覆盖地膜,栽一行盖一行。覆盖塑料膜有利于保温、保湿,为防止烧苗也可在膜上用土将薯苗盖上,过两天生根后去土。

6、为什么栽插时要埋叶,不能栽旗杆苗?

薯苗栽插成活对水分有较高的需求。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刚剪下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外露叶片与茎尖争水,萎焉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叶片还可从土壤中吸收水,保证茎尖能够尽快返青生长。埋叶法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早返苗。

7、在甘薯田有那些除草锄草方法?

(1)在甘薯田有效使用除草剂可节省大量的劳力,减少除草作业对薯垄的破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乙草胺等除草剂,具体方法是在栽插前喷洒药液,地干旱应注意多兑水,尽量不要喷到薯苗上。特别注意施用量和施用方法。

(2)黑色地膜在甘薯田除草效果非常好,黑地膜内基本没杂草。

(3)行间杂草可等小苗成活后再用灭杀性除草剂百草枯除去,喷头上带个防护罩,一定不要喷在薯苗上。

8、为什么栽插早时漫灌会造成返苗慢?

有些地区栽早甘薯为了节约工时而采取栽后灌沟或在大雨后栽插,这种方法虽说可保证较高的成活率,但往往出现长时间薯苗生长不旺。原因在于漫灌后土温偏冷,根系生长缓慢,同时土壤变得板结妨碍了根系的生长。采用浇窝水埋叶法栽插的田块,土壤氧气充足,土温较高,薯苗返苗快,生长势强。

9、怎样预防红薯晚霜危害?

常言讲:雪落高山,霜打凹地。晚霜危害受地形影响比较大。一般采取如下方法预防:(1)搭小拱棚:即用棚竿在畦面上拱好棚架,架上覆盖塑料膜,待晚霜过后即可拆除拱棚。(2)烟熏法:在田块周围堆放好熏烟的柴草,根据天气预报进行熏烟防霜。此法对轻霜有效,对重霜效果不佳。(3)覆盖法:在种植面积不大的情况下,也可用土或麦草、塑料膜将薯苗盖上。(4)喷雾法:幼苗喷磷酸二氢钾或沼液可减轻霜害。

10、如何减少薯块裂皮?

薯块裂皮目前认为是土壤水分、通气性不当及某些病虫害造成的。品种间也有差别。在生产上要注意选用抗裂皮的品种,避免土壤过湿,不施用生粪,多施腐熟有机肥增加土壤通透性。

11、红薯旺长怎么办?

氮肥施肥量过大,浇水过量,后期长期阴雨等是造成旺长的主要原因。预防办法:⑴施肥采取补钾,稳磷,控氮的原则,实践证明氮磷钾的合理比例是1:1:2。⑵掌握合理密度,一般密度掌握在3株左右,掌握春薯稀些,夏薯密些,薄地密些,肥地稀些。⑶加强中后期的管理,长蔓品种可打顶控秧,中期实行提蔓,不要翻蔓,有旺长趋势要尽早利用多效唑化控。⑷适当浇水,不要浇大水。要做到旱时能灌,涝时能排。

12、为什么单行种甘薯有利生产机械化?

单垄种植有明显的优越性。除去产量优势外,单垄可在做垄、打蔓、收获等环节利于采用机械化,这是双行种植无法达到的。机械化是甘薯生产发展的方向。机械化生产不仅可节省大量的人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提高产量,降低损耗。如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甘薯起垄器的工作效率为每小时3-4亩,垄子比较均匀,有利于高产栽培。切蔓机可将薯蔓就地切碎还田,节省劳力,保持地力。收获器的工作效率相当于50-60人进行人工刨收,且坏烂率与漏收率均大大低于传统人工收获方式。机械化对于大规模商品薯生产更为重要。

13、红薯怎样巧浇水?

有人认为红薯不敢浇,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红薯要高产就要适当浇水。浇水要看天、看地、看长相。浇水规律:小水渗灌,不要大水漫灌。头水要浇定根水,二水要浇甩秧水,三水浇好膨大水,及时浇水夺高产。头水在栽插时垄上开沟或挖窝浇足水栽苗可保证一次齐苗,不烧苗,一棵苗,一碗水,保证一次全苗;二水在生长前期栽插后30天浇甩秧水,保证7-8成墒,以促苗快长,早封垄;三水在生长中期伏天薯块膨大期浇膨大水,保证6-7成墒,以确保丰产;后期不旱不浇。收获前一月不要浇水。

14、为什么不要翻蔓?

长期阴雨天造成土表潮湿,接触土壤薯蔓的节间处容易产生细根,有些可以膨大成块根,造成一定的养分流失。传统方式是翻蔓。实验结果表明,翻蔓会打乱甘薯的生长秩序,导致产量降低。控制蔓长一般采用合理水、肥管理和适时化控。

15、结长条薯的关键问题?

特别注意:底肥足,地深翻,土疏松,栽法对,栽后结薯部位不缺墒是多结薯,结长条薯的关键,否则薯形和单株结薯数会因栽培条件不良而有所改变。

栽培技术是关键,品种是保障。红薯先长,长后长粗。红薯要结长条薯,地要深翻土要松,栽后根部不缺墒。旱薄地、铁板地下雨红薯才长大,长大多是大圆蛋。

16、什么是“迷你甘薯”?

迷你甘薯是指单个薯块一两到三两,质地细腻,风味浓的小型食用甘薯。迷你甘薯适合现代小家庭微波烘烤或整个蒸煮,粗精粮搭配食用,在杭州、上海等地超市价格较普通甘薯高4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种植面积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17、特用品种有什么特点?

包括彩色品种、菜用和水果型甘薯等。红肉薯富含胡箩卜素,紫色薯富含花青素,能提取天然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同时紫甘薯微量元素含量高,具有抗癌保健作用,备受消费者喜爱。菜用品种是指食用茎尖和嫩叶,要求地上部茎叶鲜嫩,无绒毛,分枝多,再生能力强,适于多次采割。炒食味道鲜美,无苦涩味。最近一些媒体宣传所谓的水果型甘薯,其实质是干物率比较低,鲜食较脆,比较甜,可当水果鲜食或作为火锅原料。

18、早熟脱毒红薯啥时收获合适?

地膜(双、三膜)薯是利用设施条件进行的反季节生产方式,其目的是利用6~8月份鲜薯市场空档,尽早上市夺取最佳效益。原则上应根据薯块大小和市场需求,抢早上市。为抢早上市,也可在植株生长后期采用掏蛋方式先将较大的薯块掏出卖掉,再培些土加大水肥管理使剩余小薯继续生长以提高效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