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保障粮食安全玉米病虫害玉米蚜的三大防
自年新冠疫情爆发开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就是人们一直关心的热门话题,乌克兰是世界上第四大玉米出口国,在俄乌冲突发生以后,更加引起了全球对粮食问题的恐慌。
图源:卓创资讯
长期以来,我国玉米在粮食进出口中所占份额相对较高[1]。俄罗斯、美国和乌克兰是我国现阶段玉米进口的主要国际市场,由于我国养殖业饲料的需求持续增加,俄乌冲突及疫情使我国玉米春耕备耕农资供应紧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紧张[2]。
国内外情势严峻,玉米病虫害防治更应加大力度,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广泛,玉米蚜虫是重要的害虫。能够成为我国玉米的主要害虫,那我们来看一下玉米蚜的危害都有哪些方面。
玉米蚜在玉米苗期时会聚集在嫩叶背部及心叶危害;在穗期聚集在雄花花萼及穗梗上、雌穗苞叶花丝及其上下邻叶上为害;在玉米抽雄期,影响玉米扬花授粉,造成玉米雌穗出现明显的少行缺粒和秃尖。玉米蚜在叶片上,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3]。
除此之外,玉米蚜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玉米矮花叶病。最终导致减产,造成经济损失。
图源: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
面对危害严重的玉米蚜,我们目前采取的主要治理手段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清除田边杂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合理灌溉、选种抗病品种等,尤其注意在发病初期时及时处理掉病残体,能有效防治虫害蔓延。
不过在农业防治手段中转基因作物的应用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转Bt基因玉米是目前生产发展最快的转基因抗虫作物之一,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生物防治主要分为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两部分,以虫治虫比如异色瓢虫、黑带食蚜蝇、中华草岭、大草岭、丽草岭、麦蚜茧蜂、草间小黑蛛等对玉米蚜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鸟治虫比如麻雀、白头鹎、喜鹊、斑鸠、家燕、戴胜等鸟类也取食玉米蚜[4],对玉米蚜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过二者并不能一起参与到防治中,因为以鸟治虫的方法固然好,但鸟儿并不会依据人类喜好挑选食物,若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同时进行的话,你可能会看到鸟儿口中的食物下一秒就从害虫玉米蚜变成“天敌昆虫”,上演一场“自相残杀”,这会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
化学防治目前仍然治理玉米蚜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有吡虫啉、吡蚜酮、阿维菌素、啶虫脒等药剂[5]。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是一种防治玉米蚜的理想药剂,理论建议用量为6g/m2;吡虫啉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不仅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具有施用简便、持效期长、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6]。
不过在使用化学药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药剂的挑选,在能够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我们仍然优先挑选低浓度,能杀灭蚜虫也保护天敌的农药。其次是用药时间,一天时间中的选择以及发病过程的时间选择都对防治效果有很大影响。
除了上述介绍的防治手段以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着眼于共生菌与玉米蚜之间的关系,共生菌能够对昆虫形成免疫保护,甚至可以提高昆虫的抗药性,二者相互依赖,如果能够掌握和调控共生菌,那样不仅能够降低防治难度,而且减轻化学防治带去的负面影响。
明确共生菌在宿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也将有助于从昆虫体内获得微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开发基于共生菌的新型虫害控制策略,这为玉米蚜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资料:
[1]刘绍熹,刘帅.我国玉米进出口市场势力的变化分析——基于玉米政策变化的讨论[J].玉米科学:1-12.
[2]杨艳涛,丁琪,王国刚.全球疫情下我国玉米供应链体系的风险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05):58-65.
[3]于涵.黑龙江省玉米蚜发生危害及防治[J].现代化农业,,(06):60-61.
[4]崔香仙.玉米蚜的综合防治[J].现代业,(04):31.
[5]姜笑生,孙玉诚,陈法军,戈峰,欧阳芳.华北地区不同农田景观格局下天敌昆虫和鸟类对玉米蚜的控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7(05):-.
[6]王昱,丁岩,贺明,王丝语,李茂海,姜晓莉.吡虫啉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的药效评估[J].东北农业科学,,45(05):50-51+87.DOI:10./j.cnki.-..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