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蚜虫 >> 蚜虫的繁衍 >> 小麦增产套餐杀虫治病又增产,什么时间打效
随着各地的冬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小麦病虫害也进入了危害盛期,同时,也是小麦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小麦喷施套餐,不仅能杀虫治病,还能增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小麦增产套餐究竟在什么时间打效果最好呢?
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
小麦进入拔节期后,温度快速回升,降雨量也显著增加,小麦植株生长加快,田间通风透光差,不仅有利于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常常是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常见的病害有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赤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麦叶蜂和吸浆虫等害虫,这些病虫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传播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如果一一进行防治,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生产上也不可行。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混配,喷施一遍,就能达到杀虫,防病、调节剂生长和补充叶面营养的目的,真正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
增产套餐的混配
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药剂有很多,又该如何混配呢?黄淮海冬小麦从拔节到成熟,还需要经历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生育时期,配制的药剂也不同。杀虫剂一般要选择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和触杀作用的广谱性杀虫剂,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有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药剂;杀菌剂一定要选择杀菌谱广,内吸传导性好,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的药剂,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唑等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常用的是芸苔素内酯,叶面肥最常用的有磷酸二氢钾、硼肥、硝酸钾、氨基酸水溶肥等作为叶面肥。
使用时间
由于受纬度、温度等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冬小麦的生育期南北差异很大,因此,具体喷施时间,是根据小麦的生育期进行确定的。
第一次喷施小麦增产套餐的时间,是在小麦的返青后至拔节期,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纹枯病、根腐病等苗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可以用2%阿维·高氯氟乳油30~50毫升+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99%磷酸二氢钾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第二次喷施增产套餐的时间,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和麦叶蜂等病虫害,可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99%磷酸二氢钾克+22%高氯·噻虫嗪悬浮剂10毫升+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第三次是在小麦灌浆期,是小麦吸浆虫、蚜虫、白粉病、条锈病和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的高发期,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穗蚜、白粉病、吸浆虫、条锈病和干热风等病虫害,可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30%高氯氟·噻虫嗪悬浮剂10~15毫升+磷酸二氢钾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小麦做好以上三个时期的管理,有效控制住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干热风、蚜虫、吸浆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小麦获得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577.html